**第一部分**
**自我作為沖突中心**
在前人類階段意識有體驗,但這些體驗沒有明確進入與一個中心 “我” 的關系。例如,狗會發怒,但不會繼續感到 “我氣憤。” 即便在這種情況中,我們發現狗也從一些體驗中學習,從而把一個行動體驗建立在另一個之上。但該行動是相關印象或業相的半機械張力的結果,不同于 “我意識” 的發展使之成為可能的對體驗的理智綜合。將孤立印象的運作置于理智調整的第一步,是把它們全部帶入與作為外顯受限自我出現的意識中心的關系。從人類意識開始自我意識的鞏固最清楚明確。
倘若人類意識不也包括以自我為主的整合原理——這表現于對經驗的組織和認識,那么它就只會是各種體驗的積累印象倉庫。認識經驗的過程意味著將不同的體驗點滴結合成為整體部分的能力,以及將它們置于相互關系加以評價的能力。對相反體驗的整合是把意識從各種強迫和拒絕枷鎖中解放出來的一個條件。這些強迫和拒絕傾向于支配意識無視評價。這種整合的早期嘗試是通過作為基地和中心的自我的形成進行的。
作為所有心理生活事件的一個外顯和忠實伙伴,自我的出現旨在滿足某種需要。可把自我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作船上壓艙物的作用。船上的壓艙物不讓船過多搖擺。離開它,船就有可能太輕和不穩,有被狂風顛覆的危險。假若沒有臨時的核心對所獲得的全部經驗進行盤存,把產生于相對獨立和松散的(從動物意識繼承下來的)本能的活躍傾向捆綁在一起,精力就會無止境地陷入二元體驗的眾多迷津,零碎地消耗和分散掉。自我的形成起著給有意識過程賦予一定穩定性的作用,還保證了一種能促進有計劃和有組織生活的工作平衡。
因此把自我的產生看作無目的,是錯誤的。它的產生雖然只是為了最終消亡,但它確實暫時滿足了靈魂的漫長旅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需要。自我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永久障礙,因為可以通過靈性努力來超越和超過之。盡管如此,必須把自我形成的階段看作一個不得不暫時存在的必要的惡。
自我因而標志著且滿足了意識進一步前進中的一定需要。但由于它躲在自己是肉體的錯誤觀念里,因而是一個毒害體驗的主要幻相根源。通過將自己與別的生命形式比較,感到自己有別于其余的生命,是自我的本質。因此,自我雖然內在地試圖完成與整合個人體驗,卻在感受和確保自身存在的努力中,又制造出外在和內在生活之間的人為分歧。這個生命整體中的分歧,不可能不對受自我指導的內在個體生活造成反響。
盡管總是努力建立體驗的統一整合,自我卻從不能實現這個目標。雖然建立了某種的平衡,這個平衡也只是臨時和短暫的。其成就的不完整從內在的沖突中顯而易見,而只要從自我的觀點對待體驗,這種內部沖突就永不會消失。每時每刻人心都在經歷一系列的沖突。偉大杰出者的心,以及普通人的心,無不受沖突欲望和傾向所騷擾。有時候心所面臨的沖突極其尖銳,以致當事人屈服于精神壓力,于是有了部分的或者完全的精神錯亂。在正常人和所謂的不正常人之間,其實沒有重大區別。二者都得面對同樣的問題,但一個能大致成功地解決其問題,另一個卻不能。
自我試圖通過錯誤的評價和選擇來解決內在沖突。自我的特點是把不重要的都當作重要的,把重要的都當作不重要的。這樣權力、名聲、財富、能力和其它世俗成就和造詣其實不重要,自我卻以擁有這些為樂,當作 “我的” 緊抓不放。另一方面,真正的靈性對靈魂最重要,自我卻視之為不重要。例如,一個人在做靈性上重要的工作時,感到身體或頭腦有些不適,自我就插足進來,來保證不重要的身體或頭腦舒適,甚至不惜以放棄真正重要的靈性工作為代價。身心的舒適,以及別的世俗成就和造詣,經常是必要的,但并不因而重要。在必要與重要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很多東西對自我是必要的,但它們本身并不重要。自我認為不必要的靈性,對靈魂卻真正重要。因此自我代表著一種深重與根本的無知原理,它總是表現為舍本逐末。
心很少和諧地運作,因為它主要受潛意識力量指導支配,很少人會花工夫去試圖控制這些指導心理生活進程的暗藏力量。只有通過有意識地控制潛意識中的精神力量,才有可能消除沖突;只有通過對心所面臨的一切沖突情況,反復進行正確評價,才能永久獲得這種控制。
要擺脫沖突,心就必須總是做正確選擇,始終如一地選擇真正重要的,舍棄不重要的。在所有的沖突情況中,無論重要與否,選擇必須明智而堅定。它必須明智,因為只有通過對真正和永恒價值的追求,才有可能達到一種無礙精神生活的創造性流動的平衡。一個不明智的選擇,若是嚴肅,也許會一時戰勝沖突。但從長遠看,它注定會縮小生活的范圍,或者妨礙完整人格的實現。此外,若未明智地解決,沖突肯定還會以其它形式再現。另一方面,明智的解決則要求對真正價值的洞悉,擺脫與錯誤價值的糾纏。欲望沖突的問題結果是沖突價值之間的問題,心理沖突的解決要求對生命真正意義的深入探索。只有通過智慧,心才能擺脫沖突。
一旦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選擇,下一步是堅定信守。通過選擇一個具體路線,心中的競爭傾向可能安靜下來,但仍然起著阻撓作用,不讓選擇充分生效和運行。有時候決定有被那些競爭精神因素加劇所顛覆的危險。要避免失敗,心必須頑強堅持它所看到的正確價值。因此心理沖突的解決不僅要求對正確價值的洞悉,還要求對它們的忠貞不渝。
明智而堅定的選擇必須反復運用于一切的問題——不管大小,因為生活的一般 “煩惱” 絕不亞于心在危機時期面臨的嚴重“問題”。若只是斷斷續續地行使明智堅定的選擇,心理沖突根源就不會完全消失。只有養成不斷選擇正確價值的習慣,具有真正價值的生活才自動到來。人生四分之三由普通事情組成;有關普通事物的沖突也許不會造成精神痛苦,但仍在心中留下一種有什么不對勁的不適感。涉及普通事物的沖突甚至很少被提到意識表層。反而似乎從幕后給人的總體生活感覺投下陰影。只有把這種沖突提到意識表層,坦率對待,才能適當解決。
但是,把沖突提到意識表層的過程,不應退化到一種沒沖突而想象沖突。真正暗藏沖突的可靠征兆是,個人的心思不全在當時的主導思想或行動上。有一種生活受到狹制或根本局限的模糊感受。這種時候應該通過深刻內省,來分析心理狀態,這種分析會把有關該問題的暗藏沖突暴露出來。
當沖突這樣暴露出來時,就有可能通過明智和堅定選擇解決沖突。 **滿意解決沖突的最重要條件是動力或靈感,它只能來自對某個綜合理想的強烈渴望。** 分析本身也許有助選擇,但除非被注入對 **某個吸引著人格最深最重要層面的理想** 的熱情,否則它依然是一種枯燥無效的理性選擇。現代心理學對揭示沖突根源有許多貢獻,但它尚需找到喚醒靈感或者給生命賦予意義的方法。這才是人類拯救者所面臨的創造性任務。
真正理想的建立是正確評價的開始。正確評價又會瓦解靠錯誤評價興盛的自我構造。凡是表現生活真正價值的行動,都有助于自我——漫長無知行為的產物——的瓦解。生命不能永遠囚禁于自我牢籠。它必須在某一時刻邁向真理。重大的發現在進化成熟時來臨:生活只要圍著自我的軸心轉,就不能被充分認識和體驗。這時人受自身經驗的邏輯驅使,找到真正的體驗中心,在真理中重新組織生活。這帶來自我的消亡和被真理意識所取代。自我的瓦解在證悟真理中達到頂點。頑固業相的錯誤核心必須消失,才會有生活的真正整合與實現。
田心譯自美赫巴巴著《語錄》第 6 版,1967 年出版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