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巴克提乃絆達可用來消除其業相并獲得帕若瑪特瑪狀態的信愛。它有三類:
**1\. 帕若昧希瓦(非人格神)巴克提**
**2\. 伊希瓦(人格神)巴克提**
**3\. 賽古魯(肉身在世大師)巴克提**
首先要認識巴克提是什么和怎樣通過巴克提達到帕若瑪特瑪狀態。
帕若瑪特瑪狀態指對宇宙體驗的無意識狀態,也就是對精與濁身和宇宙的忘記狀態,因為對宇宙的認識是通過身體。精與濁身的感官不體驗精與濁宇宙物體,意味著不認識宇宙。而要不認識宇宙,身體意識,即低級意識,必須離開。然而,因業相而思想的心,卻不能放棄對其精與濁身和對精與濁宇宙的念記;不能放棄對宇宙的認識——除非它有別的東西可念記。要讓它放棄對宇宙的思想,就必須讓它思想某種超越宇宙的東西,某種不受宇宙束縛的東西。也就是說,要讓心不認識宇宙,忘記身體和宇宙,不思想宇宙,就得讓它轉向對某個超越宇宙之物的念記,思想和束縛,讓它進入高級意識。只有帕若瑪特瑪(帕若昧希瓦,伊希瓦和賽古魯)超越宇宙,不受束縛,所以必須讓心轉向他。對他的專一想念,向他的徹底轉向,在高級意識中的徹底融入(從低級到高級意識有七個層面),意味著獲得帕若瑪特瑪狀態。
為了忘記身體和宇宙,不思想宇宙(低級思想或低級意識,因為身體和宇宙意識是低級意識),它就必須思想帕若瑪特瑪(高級思想或高級意識)。當它完全失去低級意識,獲得完全的高級意識時,當它根本不思想身體和宇宙,而完全思想帕若瑪特瑪時,換言之,當它僅僅思想自身真我時,它便獲得帕若瑪特瑪狀態。
這種忘記宇宙和念記帕若瑪特瑪,這種放棄低級意識和進入高級意識,就是巴克提。對宇宙的忘記和不體驗取決于對帕若瑪特瑪的念記。根據對帕若瑪特瑪的想念,心忘記宇宙。它越想念帕若瑪特瑪,就越忘記宇宙。最忘記宇宙,最想念帕若瑪特瑪時,它便達到帕若瑪特瑪狀態。所以對宇宙的忘記和對帕若瑪特瑪的想念程度成比例。巴克提也有不同程度,有不同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解釋的是尼希卡姆巴克提或無欲巴克提。它有三個階段:
**I. 高級**
**II. 更高級**
**III. 最高級**
這樣巴克提有兩個方式:
**(1)薩哈卡姆(sahakam bhakti,有欲),**
**(2)尼希卡姆(nishkam bhakti,無欲),**
尼希卡姆巴克提,如前所釋,有三個類型:
**1\. 薩古巴克提(對有屬性神的巴克提),**
**2\. 納古巴克提(對無屬性神的巴克提),**
**3\. 賽古魯巴克提(對成道大師的巴克提)。**
可通過濁或精方法來做:外在的和內在的。這三類無欲巴克提各有三個階段:
(1)高級,(2)更高級,和(3)最高級。
心用濁方法做伊希瓦巴克提,是做高級的伊希瓦巴克提;用精方法做伊希瓦巴克提,是做更高級的巴克提;通過它自身(即通過心)做伊希瓦巴克提,是做最高級的伊希瓦巴克提,與伊希瓦合一。
如果最高級的伊希瓦巴克提是無欲的,完全為了證悟大我,心就會通過伊希瓦進入帕若昧希瓦,不留在伊希瓦(即未證悟)狀態;若是為濁利益或精能力而做,也會根據對伊希瓦的高級或更高級巴克提得到;做最高級的伊希瓦巴克提,會成為宇宙之主。因此,它對伊希瓦做最高級的有欲巴克提,便成為伊希瓦;對伊希瓦做無欲巴克提,便成為帕若昧希瓦。
心用濁方法對帕若昧希瓦做巴克提,是做高級的帕若昧希瓦巴克提;心用精方法對帕若昧希瓦做巴克提,是做更高級的帕若昧希瓦巴克提;用它自身(心),是做最高級的帕若昧希瓦巴克提,并與帕若昧希瓦合一(法那 - 費拉)。
心用濁方法對賽古魯做巴克提,是做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心用精方法對賽古魯做巴克提,是做更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心用它自身(通過心)對賽古魯做巴克提,是做最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并與賽古魯合一。
所以 “奉心”(man arpan)是最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它意味著心完全把自己交給賽古魯,心完全臣服于賽古魯,沒有自己的聲音。一個徹底臣服于賽古魯的人,一個沒有個人欲望,遵循賽古魯愿望的人——即使有悖于個人愿望,一個在一切方面絕對服從賽古魯,把賽古魯的愿望看作自身愿望的人:這樣一個人是在做最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哈菲茲說,“為何追求分離或或合一?只要尋求至愛的愉快。”
一絲不茍地服從古魯的命令,把古魯的愿望當作自己的——即使違背其意向愛好;接受古魯的愿望命令并絕對服從,不用自身智力頭腦;比雇傭的奴隸還要吃苦一千倍——因為奴隸是盡義務,愛者卻自愿擁抱奴役;把古魯的愿望,古魯的一言一語,古魯的命令視為所有一切,唯一真理——無論什么話,什么命令,即使與其意向愛好相悖,即使與其愿望理智矛盾):只有這樣的人是在做最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證明自己值得被選擇與賽古魯合一。
**(I)** 對帕若瑪特瑪(帕若昧希瓦,伊希瓦或賽古魯)的高級巴克提,意味著心在一定程度上想念帕若瑪特瑪,就是說通過外部(濁)媒介:崇拜儀式,贊歌,巴贊,鈸鼓,擊鼓,阿提,結圣線,拜火,燒香,祈禱,贊美,禮拜,口念神名,念禱文,讀圣經,跪拜(puja, patri,kirtan,tal,mrudang,bhajan,arti,kushti,atash,loban ,bandagi ,setayash,namaz,sijdah,nam smaran,zikr)等外部宗教修行(shariat)。
**(II)** 對帕若瑪特瑪的更高級巴克提,意味著心更大程度地想念帕若瑪特瑪,就是說通過內在(精)方法:靜心,冥想,心念神名(dhyan,tassavur,nam smaran)等內在靈修(tariqat)。
高級與更高級巴克提的共同點是念名(nam smaran),這是最好的。兩類念名中,最有效和真正的是心念或內念。“唇舌不動即念記精華。”——卡比爾
**(III)** 最高級的巴克提意味著心最大程度地想念帕若瑪特瑪,就是說通過心本身。這是真正靈修(Haqiqat)。
在這個巴克提,心僅僅想念帕若瑪特瑪,專注于帕若瑪特瑪,與帕若瑪特瑪合一。專注是徹底的,不是一定程度或暫時的。這就是合一。
在**I**巴克提過程中,宇宙被忘記到一定程度;
在**II**巴克提過程中,被忘記到更大程度;
在**III**巴克提過程中,宇宙被徹底地忘記。
從高級巴克提,即通過濁方法念記帕若瑪特瑪(伊希瓦,帕若昧希瓦或賽古魯),心前進到更高級的巴克提,即通過精方法念記帕若瑪特瑪,由此又前進到最高級的巴克提,即通過心本身念記帕若瑪特瑪。因此巴克提意味著愛。在 I 神被愛到一定程度。在**II**被愛到更大程度,這里在增長的愛之狀態出現分離狀態和強烈的合一渴望。在**III**神被最大程度地完全徹底地愛。這意味著合一。
在**I**高級巴克提:一定程度 的愛 1外在贊美神(shariat)
在**II**更高級巴克提:更大程度的愛 2內在贊美神(tariqat)
:分離(judai,birha) 3渴望與神結合(marefat)
在**III**最高級巴克提:結合(Wasla) 4與神合一(Haqiqat)
在該巴克提瑜伽,業相按照心從 I 到 II 的進步,自行脫落,因為在巴克提瑜伽,思想的方向改變,心從宇宙轉向神。高級和更高級巴克提各自有兩個部分:
**(1)通過贊美來念記帕若瑪特瑪,高級巴克提用濁方法,更高級巴克提用精方法。**
**(a)高級 -- 濁:禱告,巴贊,贊歌,阿提,結圣線,偶像崇拜,拜火,禮拜,在教堂跪拜頂禮,念禱文,等等。**
**(b)更高級 -- 精:靜心,想念他的品質,內心向他祈禱拯救、證悟或合一,在他面前求寬恕,做苦行,冥思他的遍在,全知等。**
**(2)通過持名來念記帕若瑪特瑪。高級巴克提用口念,更高級巴克提用心念。**
**(a)濁 -- 高級:用口舌念他的任何一個名,可借助也可不借助于鈸鼓,串珠,合掌,禮拜等。**
**(b)精 -- 更高級,用心念他的任何一個名,可借助于也可不借助于有節奏的呼吸。不動唇舌。**
在**III**最高級巴克提中,沒有對神的贊美或念名,只有見他,與他合一。
在高級或更高級巴克提中,**(b)**部分——念名——最好。為他本身而念他的名和贊美他,豈不比一一列舉他的品質和為這些品質贊美他更好?想念他的名會產生愛,愛會生發見他的渴望,要見他的強烈渴望使他與他合一。
通過一呼一吸都不斷地想念神名,獲得專注或專心一境(ekagra chit,也可通過珞伽瑜伽的更高級過程達到)。通過贊美他或通過想念他的屬性品質,心變得焦躁不安(chal-vichal)并處于靜心狀態——當然這種焦躁是在神圣方面,不在宇宙方面,因為心的面向(rukh)改變。專心地想念神名時,心達到專注狀態(ek chit),這時渴望合一。這里真愛開始,沒有這種焚心、要命、強烈的與神合一渴望,就不能達到合一。所以絆達要通過巴克提瑜伽成為帕若瑪特瑪,就必須不斷地想念他的名,直到心中升起與他合一的強烈渴望。
要見神(帕若昧希瓦,伊希瓦或賽古魯),就要深深渴望與他合一。這種深切渴望由愛而生,愛因不斷想念神名而顯現。但離開賽古魯的恩典,就不能獲得完美(Purnata)或大知(Dhyan),即使一個人達到某個瑜伽的高級狀態,甚至通過某個瑜伽獲得對神的體驗(Anubhav)。“離開古魯,大知不臨。”
通過薩古或納古巴克提,或通過禪那瑜伽,珞珈瑜伽,竭磨瑜伽,即使一個人達到高級狀態,甚至獲得合一(瑪居卜狀態),但要獲得大知(撒里克狀態),賽古魯的恩典乃不可缺少。所以賽古魯巴克提最好。
賽古魯能把合一給予一個達到分離狀態者(心靠自身努力能夠達到,但極為困難,幾乎不可能)。但要獲得大知,賽古魯的恩典則絕對必要。所以,即使對那些通過瑜伽達到高級狀態者,要獲得完美(大知,撒里克狀態),也需要賽古魯的幫助,恩典,青睞。“離開古魯,大知不臨。”
那些完全臣服賽古魯者,即使他們未在四個瑜伽中進步,甚至未修行過任何瑜伽,如果賽古魯賜予青睞或恩典,他們也會瞬間得到完美。為了這種恩典和青睞,就得完全地服務,愛和服從賽古魯。通過瑜伽達到證悟,可能需要多次出生,即便那時,要獲得大知,古魯的恩典也絕對必要。而通過向賽古魯完全臣服,一生中就可獲得終極體驗和大知。 “他能在頃刻之間讓一個人變得像他一樣。”—— 圖克拉姆。
除非有賽古魯的恩典,否則就不可能成為完美。因此伴隨(sahavas)賽古魯,服務賽古魯,臣服賽古魯是最好的。
上述皆與尼希克姆(無欲)巴克提有關,解釋了絆達是怎樣通過對伊希瓦,帕若昧希瓦,或賽古魯,也就是對人格神(有屬性或無屬性),對非人格神(安拉,帕若昧希瓦,庫達)或對成道古魯的高級、更高級和最高級巴克提,達到帕若瑪特瑪狀態的。
要獲得帕若瑪特瑪,絆達必須達到最高級的巴克提。通過最高級的巴克提,可獲得如下狀態:
通過對伊希瓦的最高級巴克提,可獲得瓦隸或瑜伽行者狀態——若愿望如此。也就是說,通過對人格無相(nirakar)神的最高巴克提,可體驗第一到第五層面;如果巴克提不是為世俗成就,心能夠進入至多第五層面的高級意識。之后,如果心渴望進入第七層面,帕若昧希瓦(非人格無相神)狀態,則需要賽古魯的恩典。通過對帕若昧希瓦的最高級巴克提,就能進入第七層面,獲得法那費拉狀態,合一狀態,瑪居卜狀態,并完全停留于該狀態。但對于一個其心必須從涅未卡帕狀態下降,成為救世主者,如果這個心必須成為撒里克(賽古魯),那么它就必須受賽古魯的恩典所祝福。
**而賽古魯的恩典可通過對賽古魯的最高級巴克提來獲得。對賽古魯的最高級巴克提,意味著全身心地,一心一意地,徹底向他臣服。**
**通過對伊希瓦的最高崇拜,獲得瓦隸或瑜伽行者狀態;**
**通過對帕若昧希瓦的最高崇拜,獲得瑪居卜狀態;**
**通過對賽古魯的最高崇拜,獲得賽古魯狀態。**
**所以賽古魯能夠用其恩典,在眨眼之間讓任何一個人成為瓦隸,辟爾,瑪居卜,或法吉亞(賽古魯)。要使他賜予恩典,一個人必須做好徹底臣服的準備,也就是做最高級的賽古魯巴克提。**
田心譯自《無限智能》第 11 輯
- 美赫巴巴語錄
- 《語錄》目錄與術語匯編
- 七個真實
- 新人類
- 自私性
- 上帝與個體
- 宇宙的開始與終結
- 業相的形成與作用
- 業相的消除(一)
- 業相的消除(二)
- 業相的消除(三)
- 善與惡
- 暴力與非暴力
- 暴力與非暴力再解釋
- 行動與不行動
- 完美性
- 靈的生活
- 無私服務
- 靈性認識的途徑
- 性問題
- 婚姻生活神圣化
- 愛
- 真理的無限性
- 尋找上帝
- 道路的階段
- 達到自知
- 成道
- 真正的師徒關系
- 大師之道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一)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二)
- 自我的性質與終結(三)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一)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二)
- 秘學在靈性生活中的位置(三)
- 靜心的類型(一)
- 靜心的類型(二)
- 靜心的類型(三)
- 靜心的類型(四)
- 靜心的類型(五)
- 靜心的類型(六)
- 靜心的類型(七)
- 靜心的性質(八)
- 靈性進步的能動性
- 撒達那的深層方面
- 阿瓦塔
- 人神(一)
- 人神(二)
- 人神(三)
- 圈子
- 阿瓦塔的圈子
- 新的世界秩序來臨前的陣痛
- 轉世與羯磨(一)
- 轉世與羯磨(二)
- 轉世與羯磨(三)
- 轉世與羯磨(四)
- 轉世與羯磨(五)
- 轉世與羯磨(六)
- 轉世與羯磨(七)
- 為神生,為神死
- 為人類靈性自由工作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求道
- 求道者的條件(1)
- 求道者的條件(2)
- 求道者的條件(3)
- 求道者的條件(4)
- 摩耶(一)
- 摩耶(二)
- 摩耶(三)
- 摩耶(四)
- 幸福的條件
- 神即無限愛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神曰
- 封面
- 封首簡介
- 第一版序言
- 第一版簡介
- 第二版簡介
- 卷首語
- 第一部分 意識的狀態
- 第二部分 原始驅策及意識進化之旅
- 第三部分 自然諸界的特點
- 第四部分 輪回轉世與意識的無印象平衡
- 第五部分 意識層面
- 第六部分 神圣意識狀態總結
- 第七部分 七折的面紗
- 第八部分 神的超越超越狀態,第一驅策和意識的進化與內化周期
- 第九部分 神的十個狀態
- 第十部分 結語
- 補編目錄
- 補編
- 跋(附四個旅程圖表)
- 術語匯編
- 中英文專名對照
- 索引
- 光束
- 來自超越的沖動
- 身體與靈魂等式
- 宇宙的構造
- 前進的生命溪流
- 靈性全景中的疊置秩序
- 靈魂之間的互動
- 二元對立的演算
- 從永恒到永恒
- 靈性肆虐
- 惡乃善之遺物
- 愛之道
- 自我的把戲
- 證得我的十二條途徑
- 如何愛上帝
- 愛能夠讓你
- 巴巴的工作
- 通向神的快道
- 心必須走開
- 巴克提瑜伽
- 論愛
- 論分裂的自我
- 大知與想象
- 自我否定與自我忘記
- 真理火花
- 真理個體
- 神圣階層的工作
- 神的市場
- 神圣工作秘密
- 真正的靈性
- 靈魂的性質
- 超越認識
- 生活意義
- 真正自由與創造
- 印象的交換
- 奇跡
- 美赫巴巴箴言
- 無限智能
- 簡介
- 無限智能遍在一切
- 證悟的條件
- 竭磨瑜伽
- 禪那瑜伽
- 四瑜伽的關系
- 巴克提的三個類型
- 巴克提的三個階段
- 有欲巴克提
- 珞珈瑜伽
- 生活極致
- 神及其屬性
- 大師及其角色
- 弟子及其態度
- 神圣的生命一體
- 大我、小我與束縛
- 目標與實現
- 聽著人類
- 上帝手書
- 死亡與永生
- 通向道路的途徑
- 睡與醒的循環
- 無與有(又名:淘氣小雞)
- 《淘氣的小雞》序言
- 《淘氣的小雞》1
- 《淘氣的小雞》2
- 《淘氣的小雞》3
- 《淘氣的小雞》4
- 《淘氣的小雞》5
- 《淘氣的小雞》6
- 《淘氣的小雞》7
- 《淘氣的小雞》8
- 《淘氣的小雞》9
- 《淘氣的小雞》10
- 《淘氣的小雞》11
- 《淘氣的小雞》12
- 《淘氣的小雞》13
- 《淘氣的小雞》14
- 《兩個國王》
- 有與無
- 愛者與被愛者
- 酒與愛
- 愛的階段
- 愛的禮物
- 愛女人與愛上帝
- 神羞見陌生人
- 絕對的誠實
- 變得無腳無頭
- 無旅之旅
- 好奇與懷疑者
- 三類廉價的體驗
- 有三類的……
- 不要尋找,你就找到
- 神在尋找
- 潛水采珠者
- 四個旅行
- 賣酒者
- 無限者是賽古魯
- 神圣佯裝
- 困境
- 知識的傳授
- 介紹
- 撒晤斯語錄
- 不要缺席
- 要我想要的
- 你的服從禮物
- 神圣的回應
- 疑問的頭腦
- 醒夢狀態到真醒狀態
- 我是無限意識
- 我是歌
- 無限知識
- 宇宙身體
- 瞬間知一切
- 知與不知
- 意志與煩惱
- 我胸口的玩笑
- 知識,目的,意義,受苦
- 表演家摩耶
- 神圣游戲里的玩具
- 惟有神是
- 問題與答案
- 一與零
- 物質主義的夢幻
- 當下
- 三種狀況
- 無限存在中的無目的
- 心意識
- 阿瓦塔的工作方式
- 忘卻并寬恕
- 無知的化身
- 靈性知識圖表2022
- 1轉世進化內化
- 2神圣主題圖表
- 3神的十個狀態
- 4兩個國王
- 5帕特拉特
- 6原始心血來潮
- 7神是實在,其余皆幻相
- 8真正覺醒
- 9進化和內化
- 10四個旅程
- 11神睜開眼睛
- 12諸層面和諸世界
- 13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空無
- 14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庫特博
- 15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靈魂意識的全景
- 16巴巴授予靈性知識圖-光環與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