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6月第一周,美赫巴巴一直為第七次歐洲旅行做準備。為他不在期間做了一切必要安排,給男女滿德里每個人具體指示。6月6日下午4點半,巴巴坐車離開美拉巴德,前往納西科,大阿迪駕車。隨行的還有卡林伽德和弟弟佳爾。中途在阿克巴棉紡廠停下,巴巴向薩達一家告別。他們當晚8點半左右到達納西科。次日巴巴一整天同拉姆玖·阿卜度拉和魯斯特姆兩家及另外幾個親近者度過。
巴巴計劃6月8日上午,同大阿迪,佳爾和拉姆玖乘火車去孟買。他訪問納西科原本是保密的,但一如往常,人們不知怎的獲悉他的到來,試圖達善。由于巴巴忙于給親近愛者做最后一分鐘的指示,大多數求見者都被打發走了。兩個例外是印度著名演員維納雅克·阿姆拜卡·卡納塔基及友人巴布·達維爾,他倆再三堅持,得以達善大師。
1934年6月9日下午1點半,巴巴同三名男子乘坐S·S·蒙哥利亞號客輪,從孟買起航,前往馬賽。他的這第七次西方之行,由禪吉,卡卡·巴瑞亞和小阿迪伴隨。許多孟買愛者到莫里火車站與巴巴深情作別。一大群人在巴巴登船前紛紛為他獻花環。晚來者將花環投給甲板上的禪吉,請代為巴巴戴花環。當天天氣灼熱,巴巴示意愛者們散去,不要在太陽底下曬;但人們出于愛戴,不顧天氣炎熱,堅持站著揮手到最后一刻。巴巴再次示意讓大家回去,但無人挪動,直到遠處傳來最后的汽笛。
S·S·蒙哥利亞號是一艘又舊又小的輪船,此次航行中,巴巴和滿德里經歷了一些不便。巴巴典型地希望在船艙里用餐,事務長最后同意了,盡管不符合規定。船經阿拉伯海和紅海時,天氣依然炎熱,船顛簸搖晃得厲害,但巴巴不為這些惡劣條件所動。
13天后,1934年6月22日,巴巴一行抵達法國馬賽,茹阿諾·波吉斯拉烏和拉諾·蓋利在此迎候。巴巴之前表示只許茹阿諾到碼頭迎接,拉諾害怕巴巴見了她會怎么說。登陸前,巴巴把她倆叫到船艙,親切地擁抱她們。拉諾在巴巴耳邊低聲說她不該來。巴巴安慰道,“我對你滿意,別擔心。”
白天在馬賽度過,巴巴和滿德里乘火車前往巴黎,茹阿諾,拉諾和諾芮娜·馬切貝利同行。夜間行車中,拉諾餓了,但食物在巴巴車廂行李架上的錫罐里。拉諾依然很新,不曉得在大師休息時不應打擾。她走進巴巴的車廂,巴巴的眼閉著,看上去在酣睡。拉諾悄悄取下罐子,巴巴睜開眼,打手勢問她在做什么。拉諾回答說她餓了。巴巴示意,“好,拿點吃的,就去休息。”拉諾找食物時極小心不弄出聲響,巴巴突然醒來讓她很吃驚。
過了一會兒,巴巴派卡卡送來兩只黑絲絨枕,一只給茹阿諾,一只給拉諾,指示叫她們枕著這些枕頭睡覺。她倆一直保留著枕頭,從未和它們分開過。
巴巴6月23日到達巴黎,入住都會飯店,拉諾的母親諾妮在這里加入大家;她提早到達,一直在等巴巴來。
到茹阿諾的公寓后不久,巴巴會見正致力于電影項目的德國作家,詩人兼藝術家卡爾·沃莫勒博士。沃莫勒已完成劇本,呈交給巴巴。巴巴就創世、轉世、靈性層面和成道,對他授述了三個小時,還把攜帶的圖表給他看。給沃莫勒留下深刻印象。巴巴指示他根據他給的闡釋和圖表,寫一個新故事。(巴巴后來又在倫敦兩次會見卡爾.沃莫勒博士)
兩天時間,巴巴在巴黎會見人。見了茹阿諾的許多朋友和熟人,包括瑞奇里烏公爵,后者已通過諾芮娜聽說巴巴。
6月24日,一位60歲的老人來見巴巴,說,“我一生有過多次小轉折,但今天見了您,我感到終于迎來人生的重要轉折。”巴巴微笑,對他解釋,“確實,這種轉折點必須來到每個人的生命中。就好像戰爭。人生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是心靈與頭腦,情感與理智,善與惡之間的某種小型戰爭。當這些個別沖突擴散發展,集體結果最終采取世界大戰的形式,這是多少次和平會議都阻止不了的,除非且直到根源本身被消滅。”
6月26日離開巴黎,前往倫敦。巴巴指示拉諾,諾妮和茹阿諾留下。他和滿德里乘火車經加來和多佛爾,于同天抵達倫敦。大師的英國弟子都來維多利亞火車站迎接。巴巴住在西漢姆斯蒂德,科姆佩尼花園61號,迪莉婭的兄弟赫伯特的公寓。伊麗莎白·帕特森,諾芮娜·馬切貝利,吉蒂·戴維,瑪格麗特·克拉思科和梅布爾·瑞恩和巴巴住在一處。禪吉,卡卡·巴瑞亞,小阿迪和昆廷·托德住瑪格麗特·克拉思科的公寓,不過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和巴巴在一起。禪吉和小阿迪白天守在巴巴身邊,夜間是卡卡。
作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對拍攝電影事宜又有大量討論,
宇宙影院之主對此興趣濃厚。
6月28日,“圈子制片公司”成立,以便出售股票為電影籌資。大家認為出售股票可籌得一半資金,剩余資金可由制片廠或發行商提供。推選巴巴為公司總裁,諾芮娜,伊麗莎白,埃爾塞·多姆維爾和導演加百利·帕斯卡為副總裁。
這期間,巴巴描述了他希望拍攝的電影的目的:
**這部電影將真實展現創世、進化、轉世、覺照、證悟——直到生命整個實現的內外進步全過程——之目的,也就是與神合一。就真正體驗事實而言,沒有人真正知道,但一個有上帝意識的至師時刻完全看見和體驗。**
**整個過程將盡可能生動地描述刻畫,電影將由我親自指導。轉世角色和七個層面將借助于圖表、動畫和特技攝影加以表現。將給予人類對死亡的正確理解,一旦明白,他便不再懼怕人人都得經歷的、不可避免的死亡。**
**電影將通過闡明生命的真實目的——與神合一,來幫助全人類的提升。為完成此目的,它還將描述人的意識轉化。電影將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真實面目、目標、宇宙機制、神的性質,以及最后,內在靈性生命是怎樣通過神圣階梯,向生命本源上升的。**
這期間,為電影籌募資金的努力同時也在印度進行。在預計總額一百萬盧比的成本中,西方出50萬,印度出50萬。2月,巴巴來西方之前,命禪吉跟阿克巴·海德瑞聯系,讓他幫助從印度富有階層募資,但海德瑞未獲成功。
威廉姆·鄧肯再次來見巴巴,巴巴指示他專心學業。巴巴6天逗留期間,鄧肯大部分時間和他在一起,與大師更近。
6月28日,查爾斯·珀德穆與巴巴見面,討論他已經開始寫作的巴巴生平著作。湯姆·沙普利當天也見到巴巴。沙普利與巴巴有深厚聯系,謙遜寡言。他是那種“即使整個時間在場,你都覺察不到的人,”瑪格麗特·克拉思科評述。
巴巴在倫敦時,伯爵夫人吉蒂·帕倫6月29日晚在自己家里招待巴巴。大約15名真誠者來見巴巴,他們提了很多問題,巴巴給予解釋:
有人問,“我怎么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督徒?”
巴巴從字母板回答,“通過遵循基督的教導,通過實踐他過出的,并希望你過的生活。人們談論基督,卻不準備遵循基督的教導——打左臉給右臉,說這不實際,因一點小事就去掐別人的喉嚨。耶穌要人們制造愛的氣氛和四海皆兄弟,他們卻制造仇恨。整個世界完全一團糟,有什么奇怪的!”
H·F·福德夫人問,“可您要是基督,人們為何不知道?”
巴巴回答,“這是因為人們不曉得我必須采用這個人身。耶穌在其時代不為人知,包括他自己的親密同伴。猶大一直在他身邊,甚至親吻他,卻不能理解他。”
有人問為什么耶穌不結婚。巴巴給出詳細解釋:
**阿瓦塔的外部生活方式,由他所處時代的習慣風俗決定,他采用最適宜作為同時代榜樣的態度。但本質上,所有的阿瓦塔都體現同樣的生活理想。**
**瑣羅亞斯德時代,人類猶豫不定,缺乏平衡。那時的波斯人既不是徹底的物質主義者,也不真正向往靈光。他教導他們做稱職的戶主,結婚,不垂涎人家的妻子,要崇拜神。他自己的生活就是基于這個準則:善念、善言和善行。瑣羅亞斯德結婚有家庭。**
**奎師那時代,印度教徒內戰爭斗。嫉妒和貪婪盛行,靈性生活和愛的真正概念不為人知。奎師那將其靈性教導建立在愛、純潔和無邪娛樂的法則上。把人類快樂地引向無私利的愛之理想。**
**佛陀時代,印度人深陷物質。為了表明其價值觀念是錯的,他們是幻相女神摩耶的犧牲品,佛陀舍棄妻子家庭和世間財富,把教導建立在棄世基礎上。**
**在穆罕默德時代,阿拉伯部落男子性欲很強,和幾個妻子同居不被視作不好或違法。倘若穆罕默德像耶穌一樣不結婚,倡導獨身禁欲;或者即便他強加絕對克制,那也定會產生危險反應。很少有人會遵從他的教導,更少有人會被這種理想吸引。穆罕默德有6個妻子,但他跟她們沒有身體接觸。**
**在耶穌時代,驕橫殘忍是大眾的特點。但他們對女人和婚姻卻抱有公正看法;因而沒有必要,像在阿拉伯那樣,做出婚姻表率。耶穌過著謙卑、簡單、貧窮的生活,忍受痛苦,以便把人類引向最純的理想——至愛之神。**
**阿瓦塔于不同時代化現世間,他們的教導也因而必須符合其時代的心理。有時候,阿瓦塔的教導建立于對人格神的尋求,另一些時候,則是基于對非人格神的尋求。**
**就好比在醫院,病人不同時間說口渴。上午說口渴的,醫生給他開茶或咖啡,下午給水或果汁,晚間是脫脂乳,睡前是熱奶。醫生是同一個,口渴也相同,但解渴方式卻依不同時間不同條件而不同。**
**神在不同的時期顯現為阿瓦塔,以不同的方式為人類解渴。每一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都對真理有著同樣的渴望。**
巴巴接著解釋他自己的工作:
**我通過三個主要方式工作:個體的、集體的和宇宙的。做個別工作時,是對同我一起者,或不在我身邊者,或與我有聯系者。對有些人,我通過他們的物質敗落來工作;對有些人,通過他們的物質利益。對有些人,我有意促成物質毀滅,但我心中總是想著他們的靈性提升。**
**我做集體工作,通常是在游戲,看電影和體育運動時,人們聚集一處,專注于一個具體目標,這容易讓我的靈性影響對他們的心集體產生作用。**
**我做宇宙工作,乃是通過特使。我的心,因為是宇宙性的,所以連接著每一個心,包括高級心——我的特使;因此我在世界每一個地方,通過我的特使工作。這就是為什么有時我跟人說話,我的心卻在別處工作。人們注意到我在談話中間忽然停頓,好像離開不在場,專注于別的事情。**
**夜間我讓一些弟子坐在我旁邊,按摩我的腳掌,以便和他們身體接觸。卡卡·巴瑞亞有時夜里突然從床上坐起,看見某些征兆或一道閃光,這讓他緊張;這是我對無形體魂靈的特殊工作時間。**
**只有在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層面,并且意識到我的人,知道他們身體上受誰指揮,為誰工作。他們看不見我的肉身,但他們的精體和心體看得見我的精體,它與濁體相似。**
人們又開始提問:“您所說的圈子是指什么?”
巴巴回答,“圈子是與我有深厚聯系的弟子。他們現在無意識地與我為一,將來在我完成工作時,他們有意識地與我合一;該工作我是在他們表面無知期間做的。我們之間好比有一層面紗;他們同我一體,卻因在面紗背后,不得而知。”
又有人問,“科學和宗教相分離嗎?”
巴巴回答,“這取決于怎樣認識和利用它們。科學若只涉及物質進步,可以說與靈性毫不相干。而若被用于闡明生命的意義,它也是靈性的一個分支。就像藝術,正確表達,是靈性;錯誤表達,是物質。”
諾芮娜對藝術發表見解,還介紹了一個叫海倫的畫家。巴巴對她說,“我也是畫家。我用靈性顏料,描繪人的心靈。”
對另一位藝術家,巴巴拼出,“我是藝術家,用整個世界做畫布。我描繪靈魂。人可以通過藝術表達其全部的靈性品質,但他必須全心投入。藝術是靈魂用來表達自身和啟悟他人的源泉之一。但要徹底地表現藝術,就必須徹底打開內在情感。我愛藝術家,因為人通過藝術能夠美好地表達自己。由愛啟悟時,藝術引向更高領域。”
巴巴指了指外面漂亮的花園,問,“你們覺得我的畫怎樣?”
對一名舞蹈家,巴巴指出,“若適當表達,舞蹈是很好的藝術。它具有神圣品質,若正確表現,它會產生美妙效果;若錯誤表現,則帶來相反效果。”
話題開始轉變。諾芮娜介紹亨利·J·福瑞曼夫人,并告訴巴巴,“她對有些事感到困惑。”
巴巴安慰這個婦人,“除了我,人人都困惑!別擔心;很快就會好的。”
對一位癱瘓患者,巴巴表示,“身體癱瘓不要緊,關鍵是阻礙靈魂的心癱瘓。我欣賞你承受痛苦的精神,會在靈性上幫助你。”
有人問,“我們怎樣才能幫助避免戰爭?我們怎么做才能有用?”
巴巴回答,“通過反復想不會發生戰爭。我成千上萬的特使正在為此工作。我會在靈性上幫助你。”
對一位學法律的學生,巴巴指出,“法律好。整個宇宙都基于神愛法則,它囊括一切存在。”
一名醫生問怎么做個好醫生。巴巴回答,“很簡單——通過愛。凡懷著愛所做之事,都有理想結果。要成為好醫生,就要始終謹記,對所有的病人,好的壞的,大的小的,都要一視同仁。以對百萬富翁同等的關心興趣,來治療乞丐。只有意識到同一個無限上帝在一切眾生里,醫生才能像圣人一樣工作!我是靈魂的醫生。按照需要幫助每一個。”
有人問,“西方會產生阿瓦塔嗎?”
巴巴揭示,“阿瓦塔總是并將永遠在亞洲出生。這是因為那里在宇宙進化及濁層面存在中的獨特位置,阿瓦塔必須只在那個洲顯現。”
“阿瓦塔會不會是女性?”這個人問。
“不會,”巴巴強調。“從不曾有過女性阿瓦塔,將來也不會有。阿瓦塔總是男性,并將永遠用男身。”
問答會即此結束。
次日,6月30日,魯坡特大街48號柯赫奴印度餐館老板,克里希那·韋爾,邀請巴巴去那里赴宴,巴巴率大約30人前往。午餐后,巴巴表示想去東區貧民區,看望比爾和奈莉·普瑞斯前一天剛做了手術的母親。一天前認識巴巴的富有女士H·福特夫人,提出讓巴巴坐她的勞斯萊斯轎車去,巴巴接受了。
東區小巷狹窄,大車進不去。巴巴下車步行到長巷街洛克耶路16號。巴巴意外來訪,令普瑞斯全家驚喜不已,尤其是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她含淚喃喃地說,“您大老遠來,真是太感謝了······”
巴巴的臨在和愛撫,令她大受安慰。他對她拼寫出,“我喜愛在這么好的人中間,不論怎樣貧窮。貧窮不是罪。因為貧窮,你跟我更親。這是我今天來這里的原因。”
回到停車處,巴巴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個冰激凌攤,福特夫人給每人買了蛋卷冰激凌。巴巴很高興,站在人群中,擁抱了幾個孩子。還帶比爾和他小妹柰莉隨他回科姆佩尼花園。
最近幾個月,“圈子編輯委員會”成立,在英國出版巴巴的語錄。威爾和瑪麗·白克特大部分時間致力于這項工作。30日傍晚,他們在位于查林十字的委員會辦公室,為巴巴舉行招待會。在2個小時中,巴巴接見了50人。
招待會上,一位俄國女士問巴巴,她的同胞受苦原因。巴巴評論說,“俄國人還得受更多苦,但他們最終會獲得解放和幸福。”
對于永恒不變的至古者
時間和形體算什么?
隨著我們在時空中更換身體,
他一次次來到我們中間。
7月2日,迪莉婭之妹敏塔驅車帶巴巴到位于瑞奇蒙德的斯達與加特飯店,同她母親梅、外婆和姨母喝茶。這三位老婦人對巴巴疼愛有加,仿佛他是她們最鐘愛的侄子。巴巴在倫敦太忙,沒時間放松,但在緊張活動中,他也沒忘記這三位好心的女士。
海洋總是在尋找水滴
以讓他們同他結合
并且揭示他的真性——
內在吸引他們融入他的海浪。
7月3日下午2點,巴巴到漢斯蒂德,威爾和瑪麗·白克特的農舍。受他接見者中,有后來成為忠誠愛者的維尼弗瑞德·H·福斯特。第二天,巴巴在克里希那·韋爾的餐館用午餐。
巴巴和滿德里7月5日坐福特夫人的車離開倫敦,前往多佛爾。同行的還有迪克·卡佩爾·史密斯的父親。巴巴希望也需要休息,但在兩個小時的車程里,福特夫人問了一路的問題。
諾芮娜,吉蒂,迪莉婭和托德坐火車到多佛爾,巴巴和滿德里同他們乘渡船過英吉利海峽。下午4點到奧斯坦德,在鎮里愉快漫步,6點半坐布魯塞爾斯特快列車,前往蘇黎世。巴巴常乘低等車廂旅行,但這次他發現三等車廂的木凳不舒適,很明顯他整夜未得到適當休息。
巴巴一行于7月6日清晨5點半到達瑞士巴塞爾。巴巴下車到車站休息室沐浴剃須,因為他一旦到了蘇黎世,就會忙于會見,不再有時間。再次上車,4小時后抵達蘇黎世,瓦爾特·默敦斯來接,驅車出城12英里到布尼索夫他家,這所位于費爾德梅倫湖邊的房子,巴巴和滿德里兩年前曾居住過。瓦爾特的妻子海蒂滿心歡喜,在家迎候巴巴。
現居蘇黎世的艾妮塔·德卡羅也在。巴巴曾指示拉諾、諾妮和茹阿諾從巴黎,瑪格麗特和梅布爾從倫敦過來,伊妮德·柯菲也從意大利趕來。她們住在附近的拉本旅店,因為默敦斯家沒有地方讓她們居住。
來瑞士前,巴巴要默敦斯找個安靜、自由的高處,他可閉關一天。默敦斯夫婦的朋友,來自施維茨鎮的作家兼獵手梅恩拉德·因格林,帶他們看了叫做弗倫弗魯(意為墜石)的美麗山區,他們感到此地合適。(弗倫弗魯在1934年還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只有狹窄的山路,有很多圈牛的木門,通過時需要打開關上。這里現已成為風景區,建有長凳,柵欄和一條設有指示牌的新路。)
7月7日下午,巴巴坐車同默敦斯夫婦、諾芮娜和艾妮塔前去視察。巴巴被領到一處懸崖邊,可鳥瞰阿爾比斯山脈,山谷中的農場和牛群,以及大湖邊施維茨鎮的景色。該地區位于瑞士心臟。弗倫弗魯由野生原始森林保護,可確保巴巴絕對不受干擾。巴巴贊同這個山頂地點,當晚7點返回蘇黎世。
巴巴外出視察弗倫弗魯地區時,伊麗莎白·帕特森趕到。她留在倫敦代表巴巴安排電影事宜,頗有壓力,現在很高興見到巴巴。巴巴見到她也很高興,他們一起就電影財務方面的具體問題,進行了長時間討論。討論一直進行到夜里10點半,中間巴巴厭倦地說,“我對金錢問題和討論徹底厭倦!從今以后,我決定不再接受外人的禮物。這造成嚴重誤解,我打算把每分錢還給每個人!”
過去數月,諾芮娜同在巴黎的電影導演加百利·帕斯卡接洽,討論巴巴的電影計劃,兩人之間發生爭論。帕斯卡聽說巴巴要來巴黎,決心毫不客氣地跟他談談。他把不斷的誤解歸咎巴巴,因為諾芮娜就財務援助和劇本細節頻繁給他打電報。
帕斯卡(時年40歲)在巴黎錯過見巴巴,故7月8日同艾妮塔的畫家朋友羅斯蒙德·懷斯來到蘇黎世。帕斯卡脾氣不定,已到了爆發點,認為巴巴的計劃在浪費他的時間。帕斯卡到時,巴巴甚至不在房內,這讓他愈發惱火。
這時來了電話,指示伊麗莎白給帕斯卡拿上好的桃子吃,并告訴他巴巴很快就到。這個表面天真的舉動深深打動了他,他后來坦白,他母親常給他留最好的桃子——他最喜愛的水果。
不多時,巴巴到了,叫帕斯卡過去。他走進巴巴房間,巴巴溫和地微笑一下,帕斯卡的怒氣融化了。他唯一能做的,是溫順地問巴巴,“您希望我做什么?”巴巴讓他坐到身邊,握住他的手,問詢他的工作。此時帕斯卡已情緒平和,告訴巴巴他是怎樣希望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描述生活的靈性方面,表現人的內在情感和最深生命。
巴巴說,“我在倫敦看了你的一部影片,注意到你是怎樣將幽默和感傷微妙地融合。我十分欣賞,經常表示你是我的電影制作人選。你跟我有著很深的往世聯系,將來會為我工作,尤其是通過電影。這就是我親自吸引你來的原因。你是我的鳳凰。”
見過巴巴,帕斯卡離去,平生從沒這么幸福過。“真美妙——妙不可言,”他后來回憶。“我來時像頭獅子,走時像只羊羔!”
同帕斯卡和最近到的卡爾·沃莫勒討論電影計劃,持續了四天。沃莫勒寫過一部草稿,講一架飛機上7名乘客的故事,飛行員代表大師。帕斯卡建議拍攝巴巴的手,作為特寫放入影片,巴巴同意。
一些瑞士人受邀面見巴巴或者當面提問。7月9日,在會面期間,瓦爾特的兄弟奧斯卡問,“是什么阻止我做更好更真的基督徒,或者做個更好的丈夫和父親?”
巴巴回答,“你必須盡可能努力過基督過出的生活。一個人不單要在理論和理解上努力遵循基督教,還要體驗到感情——愛。”
“我怎么才能做到?”奧斯卡·莫頓斯問。
巴巴讓他放心,說“要培養愛,你得實際去做;也就是說,你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體驗之。你必須減少欲望,少想自己的幸福,讓別人幸福。這是可以做到的。
“我所說的欲望,是指自私的欲望。都很實際,很簡單;但人們總是將之復雜化。”
這時,教育學博士,蘇黎世一所女子學院校長,弗瑞茲·恩德林問道,“對那些根據《新約》觀點,不認同他的基督意識宣稱,但向他的愛敞開者,師利美赫巴巴也愿意把愛給他們嗎?”
巴巴回答,“你若是愛耶穌,若能遵循基督的教導,過他的生活,就足夠了。你不需要跟從我,因為完全懷著愛跟從耶穌,你就是間接地跟從我。這是我所知道的。”
另一位飽學人士,蘇黎世大學神學教授,布魯尼爾博士問,“巴巴認為通往神的道路只有通過他才可能嗎?巴巴是從哪里獲得基督意識渴望的?”
巴巴回答,“如果你努力從自己內在去尋找神,何須在一個特別顯現上尋找?因為證神不易,所以需要一個證悟者的幫助。”
瓦爾特第一次婚姻所生之子,埃維瑞斯特·默敦斯,7月11日來見巴巴。他問,“我怎樣才能找到幸福?”
巴巴給出如下解答:
**世界上每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都以這樣那樣的方式尋求幸福。即使殺人犯也在尋求幸福,他希望在謀殺中找到之,所以說他才去殺人。一個人為何、何時動殺機?要么出于仇恨,要么是嫉妒,還因為他認為能從殺人和報復中找到幸福。**
**人緣何自殺?因為他期望在死亡中找到幸福。又有人因何飲酒?是因為他期望從酒精中獲取幸福。可得到的是什么幸福,又持續多久?只有酒力持續那么長時間。酒力一散,他就感到消沉沮喪和悲哀。**
**情欲也一樣。人這么做全是為了得到幸福,但只能得到暫時的幸福;一旦結束,人再度感到悲慘。**
**真正的幸福是不同的。它從不改變,從不停息。它持久不衰,在你內里。它在睡眠(潛在),可被打開。一旦打開,人就永遠幸福。**
**我乃一切幸福之源——極樂太陽,但有一個簾幕將你與太陽隔開。太陽在那兒,普照世界。但你不讓陽光接近你,用面紗遮擋它們。去掉面紗,你就得見太陽。**
**我會幫助你打開簾幕,使你能夠感受內在幸福。我愛你。我愛一切眾生。**
年輕人接著問,“您更愛誰——我母親還是海蒂?”
巴巴安慰艾維斯特,回答,“我兩個都愛。我愛一切人。我沒有仇恨。即使你打我吐我,我依然愛你。你母親好。海蒂也好。瓦爾特最好。我都愛。
“我知道,你認為海蒂奪走了你母親的幸福。不是這樣的;這不是她的錯。不是任何人的錯。你必須像愛你母親那樣平等地愛海蒂。你也必須愛你母親,不要嘲笑刺激她。她受的苦不少。
“為我這樣做:愛你母親,愛海蒂,愛一切人。要慷慨、大度、寬恕,你很快會找到幸福。我會幫助你。”
當天下午,巴巴一行全體驅車到蘇黎世,參觀藝術家兼設計師奧托·哈斯-赫杰的工作室,他之前見過巴巴幾次。這次,奧托和弗瑞達·比羅,還有別的瑞士人,也在工作室見到巴巴。
在費爾德梅倫,巴巴很放松,對默敦斯一家給予大量關照。瓦爾特和海蒂的四個孩子——安娜·凱特麗娜,沃爾夫崗,皮特和托拜厄斯(托比)——都迷上了巴巴,和巴巴玩得很開心。他們的養子阿倫德·弗曼這期間也和巴巴親密接觸。
美赫巴巴每天和親近者出去散步,但巴巴步子太快,他們常常落后。一次爬山,拉諾·蓋利產生要趕上巴巴的沖動。巴巴回身,把手伸給拉諾。拉諾伸向巴巴,忽然感覺身子輕盈,仿佛飄浮起來;他們手拉手一起上了山。同巴巴單獨登山的美好體驗,決定了她終生伴隨阿瓦塔的命運。
“就是在那兒,”拉諾回憶,“我真正開始意識到,我所接觸的是阿瓦塔。一種緩慢的粉碎過程開始在我生命里發生。夜晚我等到人人睡去,獨自坐在外面,看美麗月光下的湖水。我被攪得里朝外,底朝天。我暗忖,‘我這是怎么了?好可怕。吃不下睡不著!’我現在明白茹阿諾說她見他后哭了10天的意思了。”
美赫巴巴常對歐美愛者強調,“從西方愛者那里,我只要愛。東方愛者崇拜我,頂禮我。但我只要你們的愛。”
另一次,巴巴在默敦斯家私下會見親近愛者,叫昆廷·托德在屋外守衛。指示他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巴巴揭示了一小點他的美
他的臉榮光如日,
頭發變作金色,
魅力無法抵御。
神圣者的微笑傳播喜悅訊息,
親吻每個愛者的靈魂
至愛的威儀征服了愛者
他的光明充滿每一顆心靈!
大家正沉浸于這個永恒的時刻,托德打開了門。兩位婦女走了進來,巴巴曾特別告訴她倆不要來。巴巴不喜歡這種侵擾,但他對兩位女士笑笑,叫她們坐下。
不過,5分鐘不到,巴巴就叫大家散去,叫來托德。批評他,“這么簡單的命令你都服從不了,以后還能為我做什么?”
托德試圖解釋,“她們滿懷對您的愛,巴巴,我抗拒不了她們的愛力。”
巴巴嚴肅拼寫道,“你抗拒不了她們的愛,但這么做卻讓我痛苦。記住,我的希望至高無上!不能執行我的命令,就不是愛!”
7月12日早上6點,美赫巴巴離開費爾德梅倫,前往弗倫弗魯。瓦爾特手受傷,由海蒂開車。小阿迪,卡卡,禪吉和托德隨行,他們乘一輛別克車,行李、帳篷及其它必需品高高堆在后面。天氣極好,風景秀麗。海蒂回憶開車時的一次有趣經歷:
“我們沿蘇黎世湖開了大約半個小時——四周一片寂靜,路上幾乎沒人,經過一個又一個村莊。巴巴要我開快點,我遵命。出發前,我調整了后視鏡,以便看見巴巴的臉。他坐在后排兩位滿德里中間,頭上厚厚裹著大圍巾,臉遮在陰影里。好大一會兒,我都無法移開視線。雖然我手握方向盤,但感到覺知離我而去,好像在魔毯上飛行,輪子幾乎不著地面。我繼續從鏡子里凝視巴巴。這時我看見他的臉明亮起來,與此同時,我的注意力被強烈地吸引到方向盤上。我再次看見巴巴的臉那么光輝明亮;然后,我感到自己好像從魔圈中解放出來,再一次輕松駕車前行。”
他們在拉普斯威爾通過蘇黎世湖,接著過薩特爾山口,于2個小時后到達施維茨。梅恩拉德·因格林在此加入他們,帶路到弗倫弗魯。他只得站在后面的行李架上,車慢慢開上山。蜿蜒多石的山路崎嶇狹窄,不時被用來把牛圈在草場的木門截斷。他們一路只得頻繁停下,打開又關上這些門。
終于到了一個森林路口,巴巴和男子們下車。男子們扛著行李,因格林把他們帶到一個離巴巴閉關的山崖不遠的地方。巴巴、小阿迪、卡卡、禪吉、托德和瓦爾特在此用早餐;巴巴給大家分發茶、面包、黃油和水果。同時,因格林步行回路口,和海蒂驅車回施維茨,以便海蒂在他家休息。巴巴指示海蒂當晚7點返回路口接他們。
飯后,巴巴就他的閉關給4名男子指示:“可能會比(晚上)7點晚一個小時,或者早一個小時;這完全取決于工作何時完成。你們的任務是在這里看守,每人兩個小時。卡卡跟我來,待在100碼之外。在我閉關期間,你們都要禁食,水也不要喝。值完班你們愿意休息就休息,也可以說話,但不能大聲。”
守衛任務在男子之間分配。托德是下一班,從上午9點半至11點半;瓦爾特從中午11點半至下午1點半;小阿迪從下午1點半至下午3點半;禪吉從3點半到最后。巴巴還對他們解釋了不讓人靠近他閉關地點的重要性:“工作時,我離開身體,完全失去觸覺。即使將我的身體錘打或切碎,我也感覺不到。
“我最好在50碼之外畫圈。誰都不得靠近。試圖越界者會即刻死掉!這就是我讓卡卡守衛在100碼之外的原因。”巴巴閉關期間,幾個瑞士村民試圖進森林。瓦爾特對他們解釋,說那天試電,很危險,禁止人進入該區。
巴巴戴上帽子,走了過去,肩上搭著外衣,還帶了些東西。卡卡帶著巴巴的鋪蓋隨后。巴巴來到懸崖上的狹長高地,卡卡照巴巴吩咐鋪開被褥,收拾妥當。9點半閉關開始時,巴巴只穿著襯衣和白袍。他躺在墊子上,把蚊帳支在胸上,身蓋兩條床單。就這樣待了三個小時,偶爾翻一下身。
中午12點半,巴巴坐起來,揭開臉上的蓋布,擊掌叫卡卡。他指示卡卡坐近點,在50碼之外。他接著又用蚊帳和床單蓋著自己,仰面躺下。閉關工作期間,巴巴每隔一小時坐起又躺下。過了一陣兒,卡卡有點困倦,但他剛要打盹,就聽見一個男子聲音在他耳邊低語。他睜開眼睛,卻沒有一人。
午后,烏云密布。因格斯提醒海蒂關閉車頂。她來到外面,眺望弗倫弗魯,只見烏云籠罩,大雨傾盆,只有巴巴的閉關處陽光照耀。
雷電交加,男子們搭了個棚子遮雨,但還是全身被大雨澆透。雨停后,他們生火烘干身,也為巴巴回來時用。“摩耶的一貫對立,”巴巴后來評論道。
下午4點半,比預期提早,巴巴從鋪蓋上起來,穿上外衣和褲子,走回男子處。巴巴一點沒濕,大家很驚訝。問他,他只是意味深長地笑笑,大家會意。
巴巴容光煥發,神采奕奕。他后來評論說,“我很高興。對在這里做的工作感到滿意。勝過在阿西西的。我做這種工作時,舉行我的特使成員大會;但你們用濁眼看不到他們。不過,有時你們會聽見靴子般的腳步聲。”
下午5點15分,巴巴發水果,打破禁食。之后他們穿過森林和田野,來到交叉路口,走了45分鐘。5分鐘后,海蒂驅車趕到。她受內在驅使,提前一個小時過來。行李裝車,按巴巴要求,他們從一條不同路線返回。在伊博格里格山口停下,到當地餐館喝咖啡。餐館里氣氛快活,當地瑞士農夫歡聲笑語,舞蹈高歌。巴巴尤其喜愛他們的約德爾山歌。這與巴巴在弗倫弗魯的閉關時刻形成鮮明對照,讓他從緊張工作中得到愉快的小憩。
晚7點15分啟程回蘇黎世,兩小時后到達默敦斯住處。巴巴情緒甚佳,把愛者都叫到他的房間。告訴他們他的工作完成得很好,解釋了他與靈性階層高級靈魂的會議,未來的戰爭及他對瑞士的保護。他在字母板上拼寫,“我已在這個國家周圍畫了一個圈,這樣它就不會卷入即將到來的戰爭。”他接著詳細講述了在山頂的閉關。
巴巴透露說,他在弗倫弗魯閉關期間聯系的一個靈魂,極高極瘦。有些瑞士人確信,巴巴指的是尼古拉·馮·弗魯(1417-1487),家喻戶曉的圣人克勞斯兄弟。以下是克勞斯兄弟與瑞士建國有關的簡述:
**尼古拉·馮·弗魯曾是薩克森附近的山農。作為有幾個孩子的一家之主,尼古拉履行世俗職責,在村中頗有地位,還在戰爭期間參戰。很多年,他深切渴望獻身上帝,熱切祈求指引。相傳他與魔鬼本人有過激烈角斗。**
**尼古拉50歲時,幾個大孩子已年逾20,被視作成年。他征得妻子同意,離家棄世求道。在歐洲流浪一段時間后,他受神啟示,返回瑞士,在家鄉附近的偏僻荒谷,過隱士生活。**
**余生20年他不再進食。嚴苛苦行,睡在一條木凳上,春夏秋冬只穿一件長袍。這些年,尼古拉圣名遠揚。人們不論遠近,不分階層,來尋求他的建議和智慧。尊稱他為“克勞斯兄弟。”**
**1481年,瑞士諸州就如何分配同勃艮第公爵作戰中繳獲的大量戰利品,發生爭吵。到12月,他們已到了分裂的邊緣,相互敵視。危急關頭,施坦斯的神職人員赫蒙,決定去找克勞斯兄弟求教。當晚,赫蒙冒雪步行10英里去見這位隱士。他們談了一夜,赫蒙第二天一早匆匆返回。**
**赫蒙請求各領袖再次坐到一起,聽聽克勞斯兄弟的簡明建議,克勞斯建議他們公平分配戰利品,放棄占領地區和城鎮對農業州的特權。他還建議建立聯邦,各州權利平等,無論大小貧富,還給聯邦增加了兩個州。**
**克勞斯兄弟的聲望極高,領袖們同意采納他的建議,雖然開會時隱士本人不在場。全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為克勞斯在最后關頭挽救了和平,感謝上帝。為擴大的瑞士聯邦所制定的憲法,延續了數個世紀。**
**克勞斯兄弟因而成為“瑞士之父”。瑞士在歐洲是獨特的,因為建國得益于一位真正靈性人物的幫助,他的建議還幫助劃分瑞士與法國、德國、奧地利和意大利的邊界。**
第二天被私人會見占滿。從上午9點到晚間6點,巴巴見了33位瑞士人和歐洲人,包括藝術家海倫·達姆。
一次,巴巴提到電影制作,對親近者說,“電影在美國拍好,我會把你們都帶去。”巴巴出于自己的原因,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故意把迪莉婭的名字略去。
迪莉婭的頭腦因此不安起來,她感到被排除在外。過了一會兒,她掩藏不住痛苦,眼睛都哭腫了。接著一只牛虻又咬了她,真是雪上加霜。諾芮娜試圖安慰她,但沒有用。巴巴終于問她出了什么事。“沒什么,巴巴,”——慣用的掩飾之辭。巴巴安慰她,“就算得把你裝進口袋,我也會把你帶到美國!”這讓迪莉婭笑了,痛苦焦慮頓消。
在蘇黎世10天之后,7月16日,巴巴乘火車前往馬賽。隨行的有三名滿德里,諾芮娜,伊麗莎白,拉諾,諾妮,茹阿諾,迪莉婭和托德。巴巴穿歐洲服飾,匿名旅行,不過此次旅行期間他總是把長袍穿在里面。途中他轉向拉諾,問,“我穿這種外套很不舒服。我可不可以脫掉外衣長褲?”
拉諾環顧車廂里瑞士人的嚴肅面孔,回答說這對她倒沒什么,但在其他乘客面前可能引起尷尬。會讓他們震驚。巴巴笑了,有點難過地打手勢,“是啊,我想我最好不那樣,”繼續穿西服。
有時他把神性藏起,
有時又希望透露,
但不是人人都應知道他在人間。
為將自己隱藏,
阿瓦塔忍受習俗。
他們同天抵達馬賽,入住終點站飯店。去旅館的路上,巴巴在出租車上對諾妮微笑,在字母板上拼出“天使”一詞。
在馬賽的4天逗留期間,同行者有人看見一些色彩艷麗的小鸚鵡,建議買來送給巴巴。巴巴接受了這個主意,指示每人選一只,選了16只鳥帶回旅館。諾妮買了只漂亮的佛塔式鳥籠,用來裝鳥。
托德在倫敦養過寵物鳥,因此巴巴叫他把這些鳥轉移到新籠子里。托德在隔壁房間準備茶,喊話說等會兒,他在弄茶。等了幾分鐘,巴巴再次叫他,托德又給了同樣的回答。巴巴不悅,指示小阿迪來做。巴巴拼寫道,指托德,“他把他的茶看得比服從我的命令還重要。”
小阿迪把手伸進鳥籠,其中一只鳥兒猛啄了他一口。他立即抽回手,這當口,一只鳥飛出籠子,從一扇敞開的窗戶飛了出去。托德趕到,發現巴巴極為不悅,怒目而視。巴巴指著在場者,問,“這是服從嗎?西方就是這樣服從我的?我要把你們全都送回去,再不要看見你們!我的工作因那只鳥逃脫而受損。因此我重申:要時刻記著立即執行我的話!”
巴巴隨即平靜,擁抱每個人。拉諾驚訝于巴巴的情緒突轉,因為常人發了這么大的火,絕不可能這么快轉到快活狀態。巴巴接著就這件事評論說,“這件事讓我想起佛陀時代的一個類似事件。飛走的鳥兒象征我的一個親近者,會證悟我卻在我打破沉默前死去。”
隨后,巴巴指示把剩下的鳥兒送回,換更小的鳥兒回來。巴巴親自同大家去市場,帶回30只色彩斑斕的島鳥。卡卡·巴瑞亞負責照顧這些小鳥,隨巴巴把它們帶回印度。
巴巴每次看電影,通常只看一部分就起身離場,不論電影多好看。但這次在馬賽卻不然。一天晚上他們去看電影,結果電影很無趣,甚至讓同組中有的人反感,因為它粗制濫造。有人甚至覺得它是色情片。所有人都想離場,但巴巴堅持坐著,直到片終。這是部法語片,巴巴不斷督促拉諾翻譯,解釋熒幕上都說了什么。這讓拉諾很尷尬。一時,迪莉婭天真地問,“巴巴,親愛的,您的靈性工作做完沒?”電影實在糟糕,有的人竟然睡著。
在馬賽,拉諾得到機會梳理巴巴的頭發。那時她每天吸15支煙,但受巴巴的影響,她逐漸減為一天2支。通過給拉諾和諾妮機會在小事上服務他,巴巴讓她們感到自己屬于他,從而把她們拉近。
7月20日,巴巴遣拉諾,茹阿諾和諾妮回巴黎。他同禪吉,卡卡,小阿迪當天乘坐S·S·斯特拉斯納維爾號輪船回印度。諾芮娜和伊麗莎白坐船回美國,繼續巴巴的電影工作。托德,迪莉婭,瑪格麗特和梅布爾去西班牙休憩。瑪格麗特·克拉思科一次這樣評論巴巴的到訪,“總是這樣,巴巴來一個星期左右,他走后,我們都筋疲力盡,徹底耗盡。我們什么都沒做,卻被他耗盡。”
S·S·斯特拉斯納維爾號輪船于8月2日抵達孟買,巴巴當天直接去納西科。對魯斯特姆講了電影最新進展,并見過那里的其他人,巴巴于8月3日晚返回美拉巴德。
回美拉巴德安頓下來后,巴巴給男女滿德里講了他的旅行細節。女子們仍住在山上,男子不可過去。她們嚴格隱居,除了巴巴,不與任何男性接觸。只有看守大門的蘇娜瑪西和卡庫拜,可以同男滿德里講話,如果有必要的話。
從外部看,巴巴訪問西方主要為靈性電影做初步安排。與巴巴本人接觸后,幾個主要工作者都熱情倍增。卡爾·沃莫勒為電影編劇,加百利·帕斯卡做導演,諾芮娜,伊麗莎白和埃爾賽·多姆維爾負責籌資。計劃制作3部電影,百分之五十的資金由帕斯卡代表的電影制片廠承擔,伊麗莎白和諾妮出資百分之五十。利潤分配如下:百分之五十歸巴巴,百分之五歸沃莫勒,百分之四十五歸帕斯卡。巴巴此次旅行費用(6500美元)已全部支付,并給沃莫勒1000美元用作開銷。巴巴承諾1934年9月赴美開始電影拍攝;巴巴及隨行人員的旅費由制片公司支付。
為緩解西方女弟子的離別情緒,巴巴表示她們每人都會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瑪格麗特·克拉思科將為電影設計靈性舞蹈。
譯自《美赫主》原版第六卷第1876-1911頁)
翻譯:美赫燕?????校對:田心
- 前言
- 簡介
- 分卷簡介
- 第一卷
- 獻辭與前言
- 五位至師
- 赫茲拉·巴巴簡
- 納拉延·馬哈拉吉
- 塔俱丁巴巴
- 舍地的賽巴巴
- 烏帕斯尼·馬哈拉吉
- 有福的父母
- 默文出生
- 青少年時期
- 默文證悟
- 感念不盡是師恩
- 至純無相大師尊
- 吸引首批弟子
- 慈父之名的由來
- 時代期盼的一天
- 第二卷
- 大師圈子的構成
- 徒步“朝圣”之旅
- 大師之家
- 阿美納伽和阿冉崗
- 旅行訓練
- 首旅波斯
- 伽美拉瑜伽
- 全印度旅行
- 定居美拉巴德
- 第三卷
- 沉默的大師
- 秘密著作
- 賽朝廷
- 假死與真生
- 只需要愛
- 證悟的途徑
- 卡利時代
- 沒有瑜珈
- 靈魂外衣
- 巴巴的大師
- 神的一體性
- 宇宙痛苦
- 根除種姓制度
- 圈子種子
- 神愛誠實
- 真正的人
- 心的運作
- 創建修道學校
- 完美與不完美
- 教育的價值
- 靈性洪流
- 靈性課程
- 作家與戰士
- 沉默教導
- 神圣命運
- 神愛之寓
- 愛在流淚
- 真切見神
- 靈性恒河
- 愛者阿里
- 神的達善
- 珍貴結果
- 安拉·呼
- 搬遷埃舍
- 腦心平衡
- 無人后悔
- 注定受苦
- 宇宙之母
- 皆是服務
- 我就是那
- 第四卷
- 恩惠眾生者
- 極樂化身
- 活的值得
- 體驗過程
- 百思而行
- 伊朗之行
- 切莫違諾
- 離開波斯
- 自我囚禁
- 訪問南印度
- 愛的性質
- 虎谷閉關
- 重訪克什米爾
- 服務機會
- 神圣使者
- 三訪波斯
- 會見甘地
- 印度獨立
- 首訪英國
- 西方愛者
- 三會甘地
- 訪土耳其
- 首訪美國
- 摩耶一觸
- 返回印度
- 第五卷
- 工作媒介
- 再訪西方
- 新聞報道
- 科姆馬丁
- 瑞士之行
- 二訪美國
- 在好萊塢
- 訪問中國
- 三訪歐洲
- 返回納西科
- 四訪歐洲
- 西方人到印度
- 訪問意大利
- 納西科
- 六訪歐洲
- 電影計劃
- 第六卷
- 七訪歐洲
- 愛中結合
- 八訪歐美
- 閉關禁食
- 邁索爾埃舍
- 拉乎里埃舍
- 九訪歐洲
- 納西科埃舍
- 一切皆巴巴
- 生日慶祝
- 加勒特·福特
- 需要與欲望
- 解散埃舍
- 法國之行
- 達善與生日
- 盤奇伽尼山谷
- 美拉巴德山建筑
- 第七卷
- 藍車旅行
- 返回美拉巴德
- 宇宙靈性中心
- 班加羅爾
- 果阿
- 美拉巴德閉關
- 蘭契
- 美拉巴德再閉關
- 錫蘭
- 齋浦爾
- 北方旅行
- 連續閉關
- 第八卷
- 最后會面
- 德拉敦
- 瑞希克什
- 靈性工作
- 神圣主題
- 拉合爾
- 救濟災民
- 坪坡崗
- 克什米爾
- 愛的動力
- 坪坡崗
- 海得拉巴
- 第九卷
- 安吉拉斯山閉關
- 美拉巴德閉關
- 聯系瑪司特
- 馬哈巴里什沃閉關
- 馬德拉斯達善
- 薩塔拉閉關
- 蘇拉特達善
- 坪坡崗閉關
- 濟貧工作
- 瑪司特之旅
- 瑪司特之旅續
- 遷居美拉扎德
- 密集瑪司特聯系
- 新生活前夕大閉關
- 第十卷
- 新生活會議
- 貝爾高姆
- 貝拿勒斯與鹿野苑
- 哈德瓦朝圣
- 新生活三方案
- 曼吉瑞村
- 新生活酥油生意
- 馬哈巴里什沃會議
- 百日閉關
- 海得拉巴會議
- 末那乃息
- 第十一卷
- 雜自由生活
- 美赫靈性中心
- 血染美國
- 斯卡斯代爾
- 倫敦與洛迦諾
- 燃燒自由生活
- 哈默坡達善
- 德里達善
- 阿姆勞蒂、薩奧內和那格浦爾
- 安得拉邦達善
- 德拉敦
- 第十二卷
- 穆索里及北方邦
- 返回德拉敦
- 自然念神
- 成道狀態
- 高之最高
- 返回馬哈巴里什沃
- 宣布阿瓦塔身份
- 安得拉達善之旅
- 神圣工作宣言
- 拜訪薩考利
- 逗留薩塔拉
- 泰盧固語撒晤斯
- 印地語撒晤斯
- 馬拉地語撒晤斯
- 第十三卷
- 瓦迪亞公園達善
- 美拉巴德山
- 自然禪
- 最后宣言
- 重返薩塔拉
- 本特爾布爾達善
- 澄清、確認與決定
- 薩塔拉閉關
- 孟買和薩塔拉達善
- 1955年美拉巴德撒晤斯
- 古吉拉特語撒晤斯
- 第十四卷
- 普納達善和薩考利
- 閉關前的達善
- 薩塔拉閉關續
- 歐洲之行
- 訪問紐約
- 默土海濱聚會
- 訪問美國西海岸
- 訪問澳大利亞
- 第十五卷
- 血灑印度國土
- 在美拉扎德康復
- 古魯帕薩德
- 七十五天特別工作
- 孟買達善
- 印馬雙語撒晤斯
- 泰古雙語撒晤斯
- 準備西方撒晤斯
- 美國撒晤斯
- 澳洲撒晤斯
- 第十六卷
- 發布《宇宙訊息》
- 全面閉關
- 普納與孟買
- 普納達善
- 美拉扎德閉關
- 閉關宇宙工作
- 古魯帕薩德達善
- 第十七卷
- 繼續古魯帕薩德達善
- 美拉扎德半年閉關
- 古魯帕薩德閉關達善
- 美拉扎德繼續閉關
- 美拉扎德與普納
- 最后訪問美拉巴德
- 第十八卷
- 準備大型達善
- 東西方大會聚
- 東西方大會聚(續)
- 美拉扎德閉關工作
- 1963年古魯帕薩德花園
- 美拉扎德閉關續
- 繼續美拉扎德閉關
- 普納閉關達善
- 第十九卷
- 美拉扎德閉關工作(續)
- 繼續美拉扎德閉關(續)
- 普納達善(續)
- 閉關中的閉關
- 美拉扎德宇宙工作
- 古魯帕薩德閉關
- 第二十卷
- 美拉扎德閉關 (續)
- 美拉扎德宇宙工作(續)
- 古魯帕薩德閉關(續)
- 四個月閉關
- 延續閉關
- 最后居住古魯帕薩德
- 最后閉關
- 最后的日子
- 不生不死者
- 門徒簡介和談論
- 前言
- 美赫巴巴的男滿德里
- 佳爾(Jal?S?Irani)
- 佳爾
- 在中國
- 佳爾的故事
- 嘉姆希德·希瑞亞·伊朗尼
- 嘉姆希德
- 去世
- 葬禮
- 巴巴評論死因
- 巴巴闡釋生死
- 永生之直道
- 希瑞亞.蒙德伽.伊朗尼
- 希瑞亞 - 生平簡介
- 希瑞亞 - 求道生活
- 希瑞亞 - 希瑞亞的寬恕
- 希瑞亞 - 徹底解脫
- 希芮茵·伊朗尼
- 希芮茵·伊朗尼 - 基本信息
- 希芮茵·伊朗尼 - 早年
- 希芮茵·伊朗尼 - 阿瓦塔的母親
- 希芮茵·伊朗尼 - 去世
- 寇達達德.法哈德.伊朗尼
- 寇達達德.法哈德.伊朗尼
- 阿君·蘇辟卡Arjun Supekar
- 阿君·蘇辟卡
- 阿君的提問
- 卡卡·巴瑞亞
- 卡卡
- 巴巴對卡卡的評價:
- 赫伯特·戴維Herbert Nightingale Davy
- 赫伯特·戴維
- 使徒
- 巴巴在中國
- 鄧肯(Dr. William Donkin)
- 鄧肯醫生
- 生平簡介
- 鄧肯的作品
- 高荷醫生Dr. Goher Rustom Irani
- 高荷醫生簡介
- 高荷的一生
- 彭度( Pendu )
- 個人簡介
- 竹籠屋的建造者
- 巴巴對彭度的死亡預測
- 寶·喀丘瑞
- 寶·喀丘瑞
- 簡介
- 美茹
- 個人簡介
- 美茹的照片
- 伽尼醫生——阿卜度-伽尼-穆斯夫
- 伽尼醫生簡介
- 新生活之歌
- 伽尼醫生去世
- 巴巴的致辭
- 禪吉( Chanji )
- 禪吉 (弗蘭莫茲·達達禪吉)
- 美赫巴巴的口述
- 禪吉一生簡介
- 阿迪
- 美赫巴巴與薩姆帕特.艾揚伽等人
- 巴巴與瓦爾特
- 普利得(Kaikhushru Jamshedji Pleader)
- 普利得基本信息
- 跟隨巴巴
- 解脫的準備
- 普利得的詛咒
- 高毗遷達王歌劇
- 普利得的痛苦
- 徹底自由
- 譯者總結
- 瑪妮.希瑞亞.伊朗尼
- 瑪妮.希瑞亞.伊朗尼 - 基本信息
- 瑪妮.希瑞亞.伊朗尼 - 美赫巴巴唯一的妹妹
- 瑪妮.希瑞亞.伊朗尼 - 加入埃舍
- 瑪妮.希瑞亞.伊朗尼 - 瑪妮的著作
- 埃瑞奇·杰薩瓦拉
- 凱娣 Katie Rustom Irani
- 凱娣 Katie Rustom Irani
- 凱娣網站
- 查爾斯?坡德穆
- 查爾斯?坡德穆
- 簡介
- 阿婁巴(Aloba)
- 阿婁巴(Aloba)
- 阿婁巴的墓地
- 達文·肖
- 達文·肖
- 努力與恩典
- 弗蘭西斯·布拉巴贊
- 弗蘭西斯·布拉巴贊
- 簡介
- 昆廷·托德(Quentin Tod)
- 昆廷·托德
- 昆廷的故事
- 第二個昆廷故事
- 德希穆克D . Deshmukh
- 德希穆克
- 參與的編輯工作
- 帕椎Padri
- 帕椎
- 簡介
- 帕椎上當
- 查干·西塔拉姆·德希穆克
- 查干·西塔拉姆·德希穆克
- 巴巴的評價
- 查干的趣事
- 保·納圖(Bal Natu)
- 保·納圖(Bal Natu)
- 巴巴的評價
- 《與喚醒者交談》
- 瑪格麗特?克拉思科
- 瑪格麗特?克拉思科
- 古斯塔吉Gustadji N. Hansotia
- 古斯塔吉
- 美赫巴巴沉默之前
- 古斯塔吉的墓碑
- 希度
- 滿德里:希度
- 希度
- 羅摩.金德醫生(Dr.Ram Ginde)
- 羅摩.金德醫生(Dr.Ram Ginde)
- 韋希奴
- 韋希奴
- 巴巴的評價
- 巴巴的批評
- B·D·杰薩瓦拉
- B·D·杰薩瓦拉
- 曼薩麗·德賽
- 曼薩麗·德賽
- 墓地
- Khansaheb Kaikhushru Irani
- Khansaheb Kaikhushru Irani
- 堪-薩赫伯-凱庫希如.伊朗尼
- 堪-薩赫伯-凱庫希如.伊朗尼
- 賽義德 Sayyed Jamadar
- Sayyed Jamadar
- 美赫巴巴的古吉拉特阿提
- 愛之海洋
- 度內火(dhuni)
- 度內火 - 度內火
- 度內火 - 度內火紀念日
- 度內火 - 美赫巴巴與度內
- 度內火 - 度內起源
- 度內火 - 神圣的度內
- 竹籠屋
- 竹籠屋 - 基本信息
- 竹籠屋 - 竹籠屋由來
- 竹籠屋 - 閉關威力之見證
- 竹籠屋 - 自我囚禁
- 至古者
- 至古者 - 至古者
- 至古者 - 基本詞義
- 至古者 - 過程
- 至古者 - 各大宗教對應術語
- 至古者在宗教里的故事
- 至古者 - 全知遍在的至古者
- 至古者 - 書籍:至古者
- 卡姆里棉衣
- 卡姆里棉衣 - 卡姆里棉衣的來歷
- 卡姆里棉衣 - 巴巴對棉衣的評價
- 卡姆里棉衣 - 卡姆里棉衣的故事
- 弟子求雨
- 注定受苦
- 美赫巴巴談造物界
- 美赫巴巴談宇宙中的生命
- 美赫巴巴談空間
- 美赫巴巴談星球
- 美赫巴巴談特使
- 在羅馬的特使(1933年7月7日 )
- Harvan的特使,克什米爾(1933年4月20日 )
- 美赫巴巴談靈性階層
- 美赫巴巴關于動物的一些論述
- 美赫巴巴談飲食
- 美赫巴巴談魂魄界
- 美赫巴巴談飛碟
- 美赫巴巴談聲音和音樂
- 美赫巴巴談天使和人類,以及臣服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