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合規國際互聯網加速 OSASE為企業客戶提供高速穩定SD-WAN國際加速解決方案。 廣告
                自1965年12月1日起,美赫巴巴停止聽東西方的一切通訊。頸部疼痛持續折磨他。前幾個月,白天巴巴會連續不斷站著數小時,滿德里按金德醫生建議,會懇求他躺床上休息,緩解頸部狀況。現在他們難過地看到他不得不長久躺著,因為一次連續長時間站立加劇了疼痛。(注:醫生們得出結論,巴巴的慢性頸病是由于成千上萬次地頂禮圣陵、瑪司特、薩度、窮人和麻風病人的辛苦工作所致。)每天上午,巴巴過來和滿德里一起待近兩小時,髖關節也疼得厲害;盡管如此,他仍繼續做內在閉關工作。 巴布薩赫伯·辛德因患急性病,在普納紅寶石廳醫院住院一段時期后,于12月13日去世。巴巴致電普納中心:“巴布薩赫伯·辛德已來我這里,永息我內。我最親愛的愛者和工作者之一巴布薩赫伯,全心全意地服務我,并分擔我的苦難。”并對滿德里說:“我失去了巴布薩赫伯·辛德,可他找到了我。” 薩瓦克·考特沃的女兒喜露,曾和家人在美拉巴德生活過,12月中旬獲準來美拉扎德待幾小時。 1965年12月23日周四,美婼生日在美拉扎德私下慶祝。阿娜瓦絲、愷娣和蔻詩德從孟買來參加。納瑞曼和阿娜瓦絲在美拉扎德住了幾周。 12月24日,巴巴為他臨近的生日授予此訊,要于2月16日發布: **要安住于我的大愛實在里,因為一切混亂和絕望都是你自己的影子,并且在我開言時銷聲匿跡。** 同日,法官基納尼一家來美拉扎德。普雷姆·基納尼的晉升再次受阻,現在他本應該是地區法官。巴巴問他:“你在想什么?”基納尼坦言相告,巴巴建議他保持像苦行僧,即淡然處之。巴巴叫納瑞曼引述卡比爾的這句詩: “全世界被擔憂吞噬,擔憂是其主人; 但那個吞下擔憂者,乃真正苦行僧!” “做個苦行僧!”巴巴敦促基納尼:“我是苦行僧中的苦行僧!把一切交給我,自由無絆。這一切(造物界)是無中之無!除我之外,別無其他!” 自從巴巴給基納尼此番敦促,而沒有給他保證,自然讓法官基納尼認為,他現已晉升無望。但巴巴改變心情,微笑著說:“你一接到晉升令,就寄給我。”基納尼喜出望外。不到一周,收到晉升令,便寄給巴巴,他觸摸后,寄還基納尼。不久,基納尼全家遷離阿美納伽。他們于一年后返回。 1966年1月1日,巴巴讓人給美國的歐文和愛德華·拉克,還有其他愛者,寄去新年訊息:“1967年11月后不久,凡絕對信任巴巴、全心全意愛巴巴的所有愛者,將獲得他的恩典認識他是誰。” 印巴之間的戰爭,因聯合國安理會采取堅決措施,于1965年10月最終停火。兩國遵守了停火命令。戰爭陷入僵局,兩國都不肯撤出所占領的軍事陣地。1966年1月,蘇聯說服巴基斯坦總統阿尤布·汗和印度總理拉爾·巴哈杜爾·夏斯特里,前往俄國塔什干市簽署協議,按1949年停火線,全面撤至各自邊境線以內。雙方領導人計劃于1966年1月3日舉辦首腦會談。總理夏斯特里前往塔什干后,一天夜里巴巴問寶:“夏斯特里會從俄國返印嗎?” “為何不會?”寶說。 “俄國冬季嚴寒,夏斯特里有心臟病。我感覺他回不來。” 寶對巴巴說:“夏斯特里很善良,溫和謙遜。您為何不除掉,應該為這場屠殺負責的阿尤布·汗?” 巴巴卻說:“阿尤布·汗很強壯,精神矍鑠。嚴寒不會影響他。” 寶問:“要是夏斯特里死了,誰適合當總理?” 巴巴答:“一位善良堅強的總理將上任。” 少頃,他問起尼赫魯之女英迪拉。“你認為英迪拉怎樣?” 寶說:“她有啥經驗,巴巴?她對政治很生疏。” 巴巴評論:“你不了解她。賈瓦哈拉爾對她傾囊相授。她很聰明。”后來,寶把這番對話講給納瑞曼聽。1月10日夏斯特里在塔什干突然去世,接著英迪拉·甘地接任印度總理,讓寶和納瑞曼大為驚訝。 就在夏斯特里赴俄國前,C·D·德希穆克見過他,對他講了巴巴,贈他一本《有與無》以及《帕瓦蒂伽禱文》。夏斯特里表示他保證會閱讀,并且手拿書冊,與德希穆克合影。 1月11日周二上午,巴巴獲悉夏斯特里去世的消息,評論: 拉爾·巴哈杜爾是好人,很好的靈魂。他有幸在離開身體前聽到我的名,并同德希穆克談到我。朗費羅說過:“不管來的快慢,死亡終將來臨。”詩人埃米爾說:“人向死而生。”而我說:“無人死,無人懂得死去。懂得死去的罕見者,不再出生!” 德希穆克在德里期間,還會見了印度總統S·拉達克里希南博士,多年前見過他。贈送他一本《神人》。拉達克里希南讀過《神曰》和《聽著,人類》。巴巴希望他再讀《神曰》,故當馬諾哈和莫娜·薩卡勒(于1966年3月6日)會見他時,被要求傳達巴巴的指示。 1966年1月1日,埃瑞奇寫信霍桑和哈沃薇·達達禪吉時,談到巴巴的健康:“至愛巴巴使他的身體狀況(健康或生病)與其必須承受的宇宙負擔保持一致。有時他表現出長久患重病,而第二天(或常常幾小時后)他表現出身體好像沒有問題!髖關節好多了,活動自如;頸部依舊疼痛,(冬季)反復無常的氣候常影響他的身體,導致他骨骼痛。” 1月13日,埃瑞奇致信金德醫生說,當天上午巴巴惦記他。巴巴還讓埃瑞奇通知金德:“他頸部疼痛改善了25%,髖關節疼痛沒有困擾他。他走路更自如些,雖然每天走得甚少。” 還給金德補充此訊:“適合你來訪的時候,我就會召你。” 16日,薩度·伽吉瓦尼在普納去世。巴巴給他侄子賈申寄去此訊:“達達·伽吉瓦尼對我很寶貴,達達現在安息我內,永享極樂。達達生前愛并且服務了神。我的愛之祝福送給你和香提,以及愛并服務我親愛的達達的所有人。” 1月19日,索拉伯吉·斯甘坡瑞亞和基申禪德·伽吉瓦尼,攜家人到美拉扎德逗留半小時。他們當天回孟買。 此前鄧肯經巴巴批準,回英國探親。1月12日他乘船返印,三天后到美拉巴德。20日巴巴召他到美拉扎德,同他詳細議事。鄧肯在美拉巴德生活多年,但由于和帕椎一直有分歧,獲準搬到庫希如大院,居住此前基納尼一家的宿舍。盡管他是高資質的醫生,巴巴未給鄧肯具體職責,結果他承受很大的心理挫折,經常情緒躁怒。據說,鄧肯寫完《行道者》后,不再一樣。 1月20日,給美國的羅伯特·德雷福斯回信,巴巴讓埃瑞奇寫道:“巴巴說,盡管他廣袤無限、不可測量,然而愛者的純潔溫柔心靈能夠容納他,在內里找到他。” 1月27日,弗朗西斯·戈德尼和妻子奧拉來訪。他們來印度過圣誕節假期,巴巴雖然在閉關,仍慷慨允許他們來訪美拉扎德半小時。奧拉過去對巴巴淡漠,但這次訪問期間,完全接受。抵達和離別時,她和丈夫都溫柔地吻巴巴的頰。奧拉拍了幾張合影照,她丈夫和弗朗西斯·巴拉巴贊分別坐在巴巴的兩側。奧拉隨后去問候美婼和其他女子。他們當天前往薩塔拉。 同期,馬文和珍妮·坎彭申請見巴巴,他們在環球商務旅行。巴巴回復:“你們在印度有業務才行。”由于在印度沒有正式業務,他們未獲準來訪,遂繼續赴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和西巴基斯坦。 2月1日,接到德里的哈庫瑪特·賴·卡皮爾的來信。他仍想永久伴隨巴巴,因渴望親近巴巴深感不安。 巴巴致電回復,給他這句深刻訊息: **我是你心靈里的喜悅和頭腦里的絕望,因為愛能夠達到心智不能測量的那。** 2月21日,巴巴讓阿迪致電理查德·阿爾伯特:“不要擔心。我負責宇宙中的一切事件。因此,要對人們談我,叫他們愛我,但只有在我召喚時,他們才可以來。” 一個七歲男孩賈揚提,常參加阿美納伽中心聚會,卻未見過巴巴本人。他纏著要阿迪等人帶他去見巴巴。一天上午,經巴巴同意,由瓦曼·帕達勒送他到美拉扎德。領他去見巴巴之前,埃瑞奇問男孩:“你為啥想見美赫巴巴?” “那樣我心里才會產生真信。”賈揚提答。 “有信心后你希望得到什么?” “我要找到神。”男孩答。 “你找到神后,要做什么?” “我要愛他,服務他!”賈揚提答道。 男孩被領入滿德里大廳后,恭敬地把一袋糖果獻在巴巴足前。他進大廳前不必脫鞋,因為從阿美納伽出發前,他已脫鞋。巴巴擁抱愛撫他,說:“你很幸運!” 賈揚提斷然點頭,表示同意。被問到他面前坐著誰,他簡練地回答:“神。” 埃瑞奇說:“好,現在你見到他了,向他提要求吧。你想要他給你什么?” 男孩凝視著巴巴,說:“愛。” 巴巴對這回答感到高興,含笑打手勢:“授予。” 1966年2月25日,周五,阿瓦塔美赫巴巴的72歲生日,在世界各地不同中心慶祝。慶祝活動逐年增多,愛者們如沐春華,聚集一堂,演唱贊歌。就像去年,印度多地提前72天開始慶祝,于2月25日結束。 今年,園藝和廚房傭人、送信少年(送信件和電報)問巴巴,他們可否為他的生日裝飾美拉扎德,因為世界各地愛者信徒都在裝飾其中心,至愛寓所也應裝飾一番。巴巴批準,他們全心投入,用紙花等飾品做華蓋,遮覆滿德里大廳天花板。 自從1956年巴巴在烏達拉遭受事故,埃瑞奇停止開車后,雇傭了全職司機。1959年起,美拉扎德雇了一個叫謝赫的司機,1966年他退休,回普納老家定居。接著雇了一個叫優素福的司機。優素福虔愛巴巴,積極參與“打扮”美拉扎德。他用轎車蓄電池(當時美拉扎德未通電),在大廳的巴巴照片周圍安裝了飾燈。 從村里取來擴音器,故清晨5點鐘敲響,大家高呼“阿瓦塔美赫巴巴凱捷!”后,通過擴音器播放唱片。巴巴邊用早餐,邊欣賞他喜愛的歌手碧谷姆·阿克塔的歌。 巴巴說過,他頸部疼痛現已改善20%,髖關節疼痛也不厲害。盡管他仍走得很少,現在更自如些。但由于頸疼,生日那天,他沒有一一擁抱男滿德里,而是逐一親吻他們的臉頰。 除了12月授述的生日訊息外,今年巴巴還寄了如下訊息。給海得拉巴的《神音》期刊: **避開那些像多彩電光閃滅的大師,他們瞬間照亮你的黑暗世界天空,卻再度把你留于黑暗。** 給賴布爾的《向導》期刊: **使你恐懼、迷惑與絕望的一切,乃是你自己的影子。當愛之陽顯現其榮耀,所有臉孔都朝向該光輝時,所有的影子都會消失——連對它們的回憶也蕩然無存!** 給提魯帕提的特印冊子: **柱子要站直穩固,必須牢牢植根于大地。同理,我的愛者要想堅定不移地愛,也需要將信心根基深植于我的神性。** 鐃希文·納拉瓦拉不得不為他的《火花》期刊更名,因政府通知他,已有同名期刊。巴巴從多個刊名中選定《輝光》,并為1966年2月首期寄去此訊: **我是被你的自我影子所遮蔽的太陽。停止認為你是影子,你將發現我所是的太陽乃是你自己的實在。** 給巴巴的西方跟隨者寄去此電: **我在以我的名義聚會、慶祝我生日的全體愛者心中。我把愛和祝福送給你們每一位。** 2月24日,一對安得拉夫妻不期而至,訪問美拉扎德。他們帶了海得拉巴警察局長的介紹信,后者在12月見過巴巴。之前夫妻倆參加過安得拉各中心的生日活動。他們來美拉扎德時,推測:“外地舉行的生日活動都那么盛大,美赫巴巴的居住地一定會多么隆重。” 巴巴接見夫婦倆,他們表示驚訝不解,發現這里如此安靜簡樸。埃瑞奇告訴他們:“盡管巴巴居住美拉扎德,他實際上和所有愛者同在,主持各地愛者舉辦的活動。所以巴巴給他們寄訊說:‘凡在我的愛里聚會,我必在你們中間。’因此,你們應趕快回家鄉,以免錯過他的在!”確實如此,夜間巴巴常會憶念那些安排紀念活動的各地中心。 按慣例,美赫文·杰薩瓦拉住美拉扎德過巴巴生日,幫助兄長埃瑞奇處理此時總會劇增的通訊。 生日賀信、賀卡和電報中,有美國哈佛的大學生寄來的一首詩。他叫瑞克·查普曼,是波士頓的羅伯特·德雷福斯的朋友。聽到此詩,巴巴受感動,于27日致電瑞克:“你心中吟唱我的愛樂,讓我高興。讓你的心跳成為我的歌。我的愛送給你和羅伯特。” 2月25日,巴巴致電艾倫·科恩:“來信收悉。我知曉一切。惟有愛取悅我,而你取悅了我。一旦我成為你的生命,每次呼吸都在服務我。我把祝福送給你、瑞克和羅伯特。” 加爾各答的法官普拉桑塔·比哈瑞·穆卡吉,為巴巴生日發表演講,講稿副本寄給巴巴。2月26日巴巴發電報給他,表示: *聽了你關于我釋放唯一道言的演講,我很高興,因為我是該原始道言的源頭,將在無始之始規定的日子釋放之。我的愛與祝福送給你和親人。* 后來在4月6日的信中,巴巴通過埃瑞奇對法官穆卡吉授述: *你將在今生見證,我打破沉默之時釋放原始道言的結果;在那之前,我希望你抓緊我的衣邊。* 1966年2月27日星期天,凱克巴德的長女美茹,因廚房用火事故嚴重燒傷,在美拉巴德山去世,時年44歲。臨終時,她不斷地念著巴巴的名。巴巴說:“美茹已來我這里,從生死輪回中永遠解脫。” 凱克巴德在美拉扎德,沒去美拉巴德。巴巴派埃瑞奇去慰問他家人。凱克巴德妻子捷拜,很高興凱克巴德沒來。她說:“我擔心他會放下巴巴的工作過來。我很欣慰他沒來。既然美茹去了巴巴那里,我們何必煩惱?”這是巴巴的愛與真理活在親近愛者身上的例子。父母倆對女兒的去世都不悲傷。 美茹被葬在美拉巴德山上。之后3月3日,巴巴把捷拜、另兩個女兒谷露和佳露,召到美拉扎德。極少離山的曼薩麗陪同她們。巴巴對捷拜保證:“你的信心和勇氣使我很高興。”滿德里也被捷拜臣服巴巴的意志所打動。 家人告訴巴巴:“美茹去世前,實際看見您親身在她床邊,您召喚我們,告訴我們您一直和她在一起,現在她會去您那里!她隨即念著您的名,直到最后。” 巴巴評論:“她有福,現安息我內里,永享極樂。她不會再投生。” 23歲的戴維·邁克爾(米克)·漢密爾頓,和21歲的德國妻子厄蘇拉(厄希)·萊因哈特,從史蒂夫·西蒙那里聽說了美赫巴巴。去年11月,他們資助過西蒙,從余錢中出資給他買了新加坡至孟買的船票。 夫婦倆1963年在德國結識,米克在美軍服役,駐扎那里。次年,他退伍后兩人結婚,1964年夏開始搭便車周游歐洲和亞洲。 在新加坡遇到史蒂夫·西蒙時,他們正重度吸毒,主動給他一些。西蒙謝絕,說:“我在嘗試戒毒。”并表示要去印度拜見一位古魯美赫巴巴,認為他就是阿瓦塔或當代基督,不希望跟隨者吸毒。 米克和厄蘇拉不像西蒙,之前在印度旅行過,表示懷疑。“聽著,如果你喜歡吸毒,并且想用,就給自己另找一個巴巴,”厄蘇拉說:“印度有成千上萬個巴巴!大多數都是假的!祝好運,但別抱太大希望。” 米克和厄蘇拉了解這點,因為他們曾在恒河邊和薩度生活過,遇到許多所謂的“巴巴”。 史蒂夫·西蒙告訴他們更多關于美赫巴巴的事,和他所知道的巴巴教導。連他們自己都驚奇,雖然經濟拮據,竟主動為他付了赴孟買輪船的部分船票費。他們和他同船旅行,在錫蘭(斯里蘭卡)登陸。之后他倆繼續旅至印度,于1965年12月31日抵達孟買。經過普納時他們憶起,西蒙曾告訴他們,巴巴有時住那里,就嘗試尋找。一名人力車夫把他們送到古魯帕薩德,他們很震驚,因為他們之前接觸的“圣者”沒有一個居住宮邸的。 看管者告訴他們,美赫巴巴不在這里,讓車夫送他們去普納中心。那里K·K·羅摩克里希南告訴他們,巴巴住在阿美納伽,正嚴格閉關做宇宙工作,不見任何人,甚至最親近愛者。不過,他把他們的情況捎訊給巴巴,并叫他們三天內再來,等候回復。他們在中心第一次看到巴巴照片。 他們返回旅社后,米克遇到一個美國旅伴,其人有大量LSD。當晚米克和新朋友吸了LSD,厄蘇拉沒吸。次日上午,米克第一次對吸毒感到內疚,因為史蒂夫·西蒙對他講過巴巴的警告。米克對厄蘇拉說:“我們對美赫巴巴的認識只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他不希望我們吸毒。如果他很偉大,我就不配去見他,故我們應該繼續去海得拉巴。我們肯定會在那里找到真古魯。”便沒有回普納中心聽取巴巴的回復。 旅途中,一個陌生人告訴他們:“回孟買去。”既然漫無目的,他們就掉轉方向,返回孟買,在一個干涸的大型街頭噴泉處,吸大麻消磨了數日。 最后他們決定去德里,再搭一輛卡車前往艾哈邁達巴德。然后坐另一輛車去烏代普爾。在那里,米克開始讀《博伽梵歌》,為書中奎師那說的這句話著迷:“凡崇拜我的化身者,我迅速拯救其脫離生死之洋。”他腦海時時浮現一個問題:“您在哪里?”——指化身。 離開烏代普爾后,米克和厄蘇拉在拉賈斯坦邦山區迷路,偏離了大路。一個男子開吉普車去納特德瓦拉,讓他們搭順風車。一到納特德瓦拉,那人告訴他們,他必須先到著名的奎師那廟(納特吉廟)停車,做普佳。他問米克想不想跟他一起進廟。而米克一進去,廟里的信眾就把他趕出,因為他不是印度教徒。他在廟外,心中“您在哪里?”問題達到高潮,遂舉起雙臂,高聲呼喊:“您在哪里?”心中浮現一聲“巴巴”,仿佛被擊倒,立刻雙膝跪下。此名一遍遍地自動重復著。他變得恍惚,說不出話,步伐踉蹌。厄蘇拉帶他到火車站,乘火車赴德里。(多年后,米克得知,“納特德瓦拉”意為“主之門”。) 在德里,米克意識到怎么回事。他呼喚了奎師那,并得到回應——主化身為美赫巴巴。他告訴厄蘇拉,他們必須回去見美赫巴巴。厄蘇拉覺得難以接受。“那在800英里外!”她抗議:“我們剛從那里來!你為啥想去見這個巴巴?” 可米克堅持要去,于1966年1月22日發電報給巴巴: *最親愛的至愛,我們準備為眾生的覺醒而臣服。我們乞求您的恩典。我們是來見您的,我們應該赴阿美納伽面見您嗎?* 三天后,接到巴巴的復電: *不要來阿美納伽。全心全意想念我,你們將感到我在你們所在處。致以我的愛之祝福。聯系新德里的總統莊園16號,我的愛者沃斯·迪奧·凱恩。* 接到電報,米克“一想到巴巴有一剎那念及他們,不禁喜極而泣。” 他們去了沃斯·迪奧·凱恩家。盡管凱恩按巴巴指示,未讓他們留宿他家或提供資助,但給了他們兩本巴巴《語錄》。米克在書店買了一本《神曰》,一口氣讀完。后來他講到《神曰》:“這是我一生中智力上最滿足的體驗。這些文字滲入內心,如黃油抹上熱吐司;簡直像文字從我的內在涌現。我從未感到這樣的權威。” 在凱恩的建議下,他們又致信巴巴,向他介紹自己更多的情況。巴巴通過阿迪回信: _1966年1月29日 親愛的米克·漢密爾頓, 給閉關中的至愛巴巴讀了你23日的可愛來信。 巴巴很高興你對他表達了美好感情,但他要求你和妻子不要來見他,因為他在閉關。巴巴還希望你寫信給我——阿迪·K·伊朗尼——講述你們在印度的計劃和活動,希望延長逗留多久,打算何時及如何回家。至愛巴巴希望你倆盡快回家,不管你們置身何處前往何方,都要全心全意地想念他。 至愛巴巴把他的愛和祝福送給你們倆,并重申由于他目前的深度閉關,不允許愛者見他。 謹致問候,你誠摯的 阿迪·K·伊朗尼_ 當天阿迪給沃斯·迪奧·凱恩寄去回信副本,并補注: *巴巴要你讓漢密爾頓夫婦知道:他希望他們盡快回家,并持續全心全意想念他。還希望你讓他們牢記,他明確不想要他們到阿美納伽或到普納達善他。* *上述是至愛巴巴的指示,如果夫婦倆遵從,將對他們有益。* 漢密爾頓夫婦和阿迪之間繼續通訊。夫婦倆告知巴巴,他們吸食大麻、海洛因等毒品。巴巴答復:他們應戒毒。對此他們承諾,從那天起就戒。他們表示自己想居住印度,因為他們其實無家可回。他們認為厄蘇拉不可能去美國,因曾在德國出售毒品被捕。 巴巴回復,他們應設法移居美國。他們向使館申請,令其驚訝的是,厄蘇拉獲得入美簽證。 他們致信巴巴說,按照他的意愿,他們正盡快赴美。阿迪用特快專遞回信,通知他們:巴巴決定允許他們“于3月7日上午9時整,來見他僅5分鐘”,條件是他們當天離開阿美納伽并啟程回美國。 雖然厄蘇拉仍懼怕長途旅行回德干高原,米克卻欣喜若狂。“我無從言表接到巴巴電報時我多么喜悅。”他回憶道。 他們全程搭便車,除了最后一段行程。從曼馬德,他們乘火車到阿美納伽,因阿迪寫信說3月7日他會到車站接他們。火車晚點,阿迪開車把他們直送美拉扎德。阿迪泊好車,他們下來。阿迪讓他們坐在滿德里大廳外的長凳上,叫他們等著,他進去通知巴巴他們已到。 米克開始緊張,在阿瓦塔跟前該怎么做:“我們應該行合十禮,五體投地拜他足前?我們本該帶個椰子獻在他足前。他在沉默,我對他說什么呢?” 阿迪出來,說:“美赫巴巴指示,你們不要行合十禮或頂拜他的足。巴巴想要擁抱你們。”其困境被解決。他們走入大廳,看見滿德里,再轉向右側,看見巴巴坐在椅里。巴巴示意他們應過去擁抱他。米克先去,厄蘇拉隨后。巴巴示意他們,倚靠他對面的墻坐下。阿迪挨著巴巴的椅,坐到地上。 后來,米克憶述: _我直視著巴巴,他坐在4至5英尺外。我開始走向他,仿佛房間越來越大。巴巴如此近,卻又如此遠,我擔心到不了那里。忽然間,巴巴舉起胳膊,把我拉入他懷里,擁抱我。那是我一生中有過最珍貴和縈繞不去的觸感。我依然感覺到在我的肩上,他的手放過的地方。 我這輩子從未覺得被這么接納過。我感到無拘無束。我知道,巴巴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以某種我無法理解的、不可思議的奇妙方式,他其實是我的真我。_ 厄蘇拉對美赫巴巴的第一印象是: _當巴巴開始打手勢、埃瑞奇翻譯時,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他個子很小。巴巴并不高大。幾乎被座椅裹著。他非常蒼白。面色顯得不健康,幾近灰暗。他的樣子疲憊而蒼老。我對此有點驚訝。 可巴巴一開始說話,樣子就不同。不再顯得那么疲憊、蒼老或病態。他的目光極為強大,我從未見過那種目光。那么美,那么慈愛,那么溫暖,而又那么強大;似乎照管著其余表面的身體虛弱。巴巴的目光掃視房間,不在任何對象上停留超過一兩秒。他的雙手擱在座椅扶手上,手指劃圈轉動。令人著迷!巴巴的手足也非常美,像年輕女子的。_ 巴巴問:“你們睡得可好?” “挺好,挺好。”他們說,雖然一夜未合眼。 巴巴看著米克,問:“你怎么樣?你看上去很瘦。” 米克回答:“我還好。這是我的正常體重。” “你應該多吃面餅。”巴巴建議,拍攏雙手,像做餅。 米克蓄須,巴巴用手勢表示他,是拽下巴,把他叫做‘胡志明’(當時北越共產黨主席)。巴巴用手勢表示厄蘇拉,是拇指和食指形成字母U。 巴巴問他們有無孩子。他們答:“沒有。” 接著巴巴問:“你們想要小孩嗎?” 米克說:“不想。” 厄蘇拉答:“也許以后吧。” 巴巴問:“我該取悅誰?米克,你若愛厄蘇拉,會要我取悅她。而厄蘇拉,你若愛米克,會要我取悅他。” 米克回答,大意是巴巴應該只取悅他自己。 之后巴巴神情嚴肅。房間一片寂靜,似乎縮小了。他問:“你們停止吸毒沒?” “是,巴巴,一接到您的命令就停了。”他們說。 厄蘇拉回憶:“巴巴的微笑真美,仿佛全世界都開心了!顯然巴巴很高興我們聽從了他。” 米克憶述:“巴巴一笑,滿屋生輝!房頂飛離,四壁擴展!”巴巴露出愉快笑容,氣氛立即像充了電。 巴巴重申他的“莫用毒品!”訊息,并解釋:吸大麻、服LSD或其他致幻藥,都不可能使人證悟上帝狀態。“神只能通過愛被證悟。”他表示。 接著問:“你們讀過《神曰》沒?” 米克說讀過。厄蘇拉說沒讀,太艱深。她解釋說,自己英語閱讀能力不佳。巴巴建議她嘗試閱讀希爾妲·哈爾彭的德語書《愛與智慧》。阿迪后來給她書。 “你們讀過《與神同住》沒?”巴巴問。 “《神曰》和《與神同住》是要讀的兩本最重要的書。”補充說。 少頃,巴巴問:“你認為我是誰?你把我視作誰?”并看著米克。 米克答道:“您是活基督!” 厄蘇拉吃了一驚,因為米克未對她吐露這點。巴巴看著她問:“那你認為我是誰?” “我沒概念,”她說:“不知道。” 巴巴表示:“我是人身上帝,我知道這點,因為我持續體驗之。就像你自知是女子。你從不問自己是女是男?同理,我通過持續體驗知道:我是人身上帝。” 厄蘇拉后來憶述,巴巴授予這番話時她的感受: _我坐那里,巴巴直視著我,告訴我他是上帝!這令我十分震驚。我唯一能感受并意識到的是:他就是那。他說話帶著的權威,以及他說話的方式,使我心中絲毫不留懷疑的余地。簡單如斯。 這對我的震撼太大了,我哭了起來,徹底失去鎮定。我抽泣嗚咽,沒有手帕,只好在黑運動衫袖口上揩鼻涕。_ “你們有問題嗎?”巴巴問。 厄蘇拉喃喃地說:“沒有”。 米克也說他沒有。 阿迪敦促他坦率直言:“這是你向巴巴提要求的機會!” 米克對巴巴說:“也許我們做不到按應該愛您的方式愛您,但我們保證會百分百地聽從您。” 巴巴未予回應。反而詢問:“你們怎么去美國?”他們告訴他,計劃搭便車旅行至德國,從那里飛赴美國。 巴巴建議:“去美國,勸阻年輕人不要吸毒。要鼓勵、說服他們停止吸毒!這樣做,是當今世界上要做的最高靈性工作。” 巴巴問他們是否參加過德里的生日慶祝,他們參加過。又提幾個問題后,他表示:“我愛你們倆勝過你們愛自己。我將幫助你們——在內在。帶上我給你們的愛,就像我給予你們一樣,慷慨分享給他人。來擁抱我,吻我,再去。” 米克走近巴巴,接受他的擁抱,并親吻巴巴,厄蘇拉同樣做了。巴巴吻她的雙頰,指示他們和阿迪用午餐,當天離去。他們不要耽擱,而要立刻前往美國。 厄蘇拉吻巴巴后,想到:“我記得他的體香。不是鮮花或香水,他聞起來像個嬰兒。一種純凈的香氣,像天真的新生兒。” 他們和阿迪在庫希如大院用午餐時,巴巴捎訊來問,他們需不需要錢。如果需要,阿迪就給他們。他們沒要錢,表示有足夠的錢回國。 當天下午,他們離開阿美納伽。經陸路行至德國,從那里乘飛機赴美。米克和厄蘇拉先居住紐約,再旅行至加利福尼亞,遇到羅伯特·德雷福斯、瑞克·查普曼、艾倫·科恩、保拉·戈登等人,像他們一樣,幫忙將美赫巴巴的訊息傳播給大學生、‘嬉皮士’和‘癮君子’(LSD吸食者),警告他們莫吸食任何類型的毒品。 克基·納拉瓦拉的兒子,19歲的鐃希文,在德拉敦的大學讀書。但自從1965年5月赴普納見過巴巴后,鐃希文一直行為古怪。在此期間,1966年3月19日,他突然決定舍棄一切,直接到美拉扎德,希望作為滿德里伴隨巴巴生活。并表示,若巴巴拒絕,他就去遠地山洞,靜思巴巴。學士學位的期末考試臨近,他卻決定不參加考試。母親聽說后,秘密致電巴巴,匯報兒子的決定。 3月22日,巴巴給鐃希文發電報: *棄世非必要。參加你的考試。1967年底之前莫來達善。放心,有朝一日我的恩典將降臨,使你認識我的真性。我的愛之祝福送給你和全家人。* 另外,巴巴給鐃希文授予此信: _棄世對靈性求道者有所幫助,但那些愛阿瓦塔、受他直接指導的人,不必‘舍棄’任何東西。阿瓦塔的愛者只要服從阿瓦塔的指示,并全心全意愛他。 專心學習,參加考試,通過后繼續編輯《輝光》雜志。這些都是你當前的責任——重要性不亞于沒有阿瓦塔指導、不得不舍棄一切的求道者…… 巴巴希望你在履行世俗義務的同時越來越愛他。_ 3月24日,大阿迪被召到美拉扎德,給他寄給鐃希文的另一封電報: *倘若你想有朝一日認識我的真性,要無保留地服從我。專心致志地學習,參加并通過考試……繼續編輯《輝光》雜志。除了你當前的心態,不要舍棄任何東西。* 鐃希文復電表示會聽從巴巴,巴巴通過埃瑞奇給他寫信: *這讓巴巴非常高興,他重申:服從神人,是對人身上帝的最高崇拜形式。參加考試,通過或失利都無關緊要,只要你全心全意服從他。不管通過還是失利,把結果交給巴巴。* 3月30日,埃瑞奇單獨給鐃希文的父親克基寫信: *巴巴要求鐃希文把一切交給他的意愿和愉悅,這樣做乃是鐃希文的成功和最終勝利。服從巴巴乃最高舍棄形式,因為在服從巴巴的授意中,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自動地逐步“舍棄”所有的渴求,直到最終甚至放棄舍棄之念!* 四個月后,1966年7月,鐃希文·納拉瓦拉出版了一本獻給巴巴的小詩集,書名《愛之懷抱》。扉頁印著巴巴的這則訊息:“神不聽筆墨之言,而聽心靈之歌。”(注:書寄到美拉扎德后,巴巴在一本書上簽名,寄還鐃希文。) 達克曾于1927-28年間任美赫修道學校的校長,過去常給巴巴寄賀卡短信,埃瑞奇會讀給巴巴聽。為回復達克的一封信,3月23日巴巴指示埃瑞奇,對他傳達: *你在尋神,卻不知你是神!同理你渴望愛至愛巴巴,卻不知你深沉熱烈地愛他!而且巴巴對你的愛非常滿意——你卻不知自己愛他與否!* 3月25日,赫曼·阿瓦拉多跟佳爾一起來到。他被給予巴巴的一件粉色上衣,但鑒于巴巴在閉關,讓他對來訪之事保密。 次日上午9時,希琳·達瑪尼亞被召到美拉扎德。她多年來身體一直很差。巴巴向她保證:“你不會死。你將見證我的榮耀。”并敦促她照顧好健康。 湯姆和伊馮·賴利曾于1964年9或10月,請求并獲得巴巴的許可,在默土海濱中心的土地上建屋。賴利夫婦一直未能實現。不過他們的好友林恩和菲利絲·奧特,也獲準這樣做,于1965年帶孩子們從伍德斯托克遷至美赫中心生活。 1965年10月紐約世博會閉幕后不久,巴巴命令簡·海恩斯和孩子們‘三重奏’(約翰、查爾斯和文迪)返回默土海濱,讓她幫助伊麗莎白·帕特森和吉蒂做美赫靈性中心的工作。簡也獲準在中心土地上、巴巴屋和伊麗莎白屋的附近建房,于1966年3月開工。伊麗莎白接受她作為靈性孿生姊妹,很愛簡,出資建房。那年晚些,海恩斯一家遷居新家,巴巴致電: *現在簡和‘三重奏’在我的中心,他們應該過的生活將成為我的愛與真理訊息,抵達他們所接觸的所有人。他們不會且絕不能讓我失望,因為他們對我很寶貴。* 后來,達文和珍妮·肖、弗雷德和艾拉·溫特非特、朱利雅·馬弗里斯等人,也想遷居美赫中心,但那時伊麗莎白開始擔心中心過于擁擠,便請求巴巴“關閉大門”,以免再有人試圖居住中心。 翻譯:石灰 校對:方寸
                  <ruby id="bdb3f"></ruby>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 id="bdb3f"><cite id="bdb3f"><th id="bdb3f"></th></cite></p><p id="bdb3f"></p>
                      <p id="bdb3f"><cite id="bdb3f"></cite></p>

                        <pre id="bdb3f"></pre>
                        <pre id="bdb3f"><del id="bdb3f"><thead id="bdb3f"></thead></del></pre>

                        <ruby id="bdb3f"><mark id="bdb3f"></mark></ruby><ruby id="bdb3f"></ruby>
                        <pre id="bdb3f"><pre id="bdb3f"><mark id="bdb3f"></mark></pre></pre><output id="bdb3f"></output><p id="bdb3f"></p><p id="bdb3f"></p>

                        <pre id="bdb3f"><del id="bdb3f"><progress id="bdb3f"></progress></del></pre>

                              <ruby id="bdb3f"></ruby>

                              哎呀哎呀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