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后巴巴把我們全部叫到大房間,坐在他身邊。他授述了下面的話:
**三類求道者**
**幾年前在印度巴巴有時允許達善,人們從城里和附近來見巴巴,其中有三個不同的人。**
**第一個人說他什么都不要。這讓巴巴很高興。然后這個人說自己身體不是很好,他只要身體健康,其它什么都不要。接著他對巴巴說,他有一大家人需要照看,是怎樣的困難。“我要得不多,巴巴,”最后他說,“只是件小事情,我想要上帝。”**
**巴巴說,“你想要自己和家人健康富裕——在這一切之上,還要上帝。”那個人走了。**
**第二個人說,“我想永遠跟您在一起,巴巴。我想服侍您,時刻在您身邊。我現在與世無關,我什么都不想要。只要您給我飯吃和衣服穿,我就留在這兒服侍您。”**
**巴巴說并不是每一個來找巴巴的人,都是來要衣食和其它東西的;很多人來是出于對巴巴和對神的愛。還有一些人來尋求神和世間物二者。巴巴讓他去附近某處呆著,聽候召喚。過了一會兒,這個人來巴巴跟前說,“我還有一個牽掛,等我擺脫了這個,再回來跟隨您,一直到死。”巴巴說這個人的牽掛是一種債務,他想清償。那對他是個重負。**
**第三個人是普利得,他來見巴巴說,“巴巴,我想要神。”巴巴問他是否也想要其它東西。他回答說,“什么都不要,只要成道。”巴巴便讓他去一間房子里閉關三年。三年內不能出屋。他照辦了。他有勇氣這么做,因為巴巴這么說了。連有一天普利得看見一條眼鏡蛇進屋,都沒出門。他一直等到送牛奶的人來,把蛇打死。**
**巴巴說,“我希望你們大家都明白,愛我就不應該有任何要求或欲望。欲望源于想認識神的第一個沖動——我想知道我是誰。我想知道我是誰。這個原始欲望已擴展成如此眾多的不同欲望,虛幻的欲望:我想認識自己;我想要這個;我要那個;了無止境。一生又一生,虛幻欲望繼續發展著,直到一個人對此厭倦,什么都不再想要。就在那一瞬間,他得到對第一個問題‘我是誰’的答案——‘我是神’。”**
一次,我們都聚在大房間里坐在巴巴身邊,他讓我們保持靜默,看著他。用一分鐘的時間凝視他的眼睛。努力把他的愛吸引到我們這里。另一次,巴巴還告訴我們,清晨3點到5點在靈性上非常重要。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得到5分鐘單獨跟巴巴在一起的時間。輪到我時,我被帶進房間,巴巴示意我坐在他旁邊的椅子上。他坐得比我稍高,他用胳膊摟著我的肩。他的在是如此地充實,以至沒有任何問題需要提出或回答。他在——這本身就是對一切的答案。我感到愛的波流從他身上溢出,每幾秒鐘都落在我的頭上和雙肩。之前我從未有過類似的經歷。他全然地滿足了我的每一個需要,什么話都無須言說,我沐浴在這些愛波里,它們像是在沖刷著我。我就那么坐著,直到離開的時間。
有一次我被派去洗衣房洗滿德里的衣服。我把衣服拿到曼里舊公交車庫后面的一條街上。我請他們抓緊時間,他們照辦了。我來取衣服時,洗衣房的人顯得很高興和興奮,這些衣服對他們來說一定很不尋常。在1956年澳大利亞的市郊洗衣房,人們不常有機會看見東方服裝。
這個期間,戴安娜·斯諾剛拿到駕駛執照不久,開車時仍有些缺乏自信。巴巴讓她開車帶一位滿德里兜風——她記得好像是埃瑞奇,但已不敢肯定了。她問這位滿德里想不想看些風景,比如海灘什么,但他明確表示不想游覽,他只想執行巴巴的命令,讓她開車帶他走一圈。
戴安娜帶他上了沃陵伽路,到閃光路口,順著威克赫斯特公園路,至前海的達爾伍德家園,之后回來。大約用了15到20分鐘。巴巴對此未評價過,但在這次兜風后戴安娜開車更自信了。?(譯者注:10年前我在阿瓦塔之寓初遇戴安娜時,她已80多歲,記憶也慢慢離去,最后連親友都記不清,只記得巴巴的名。她可以說是典型的澳洲人,踏實自然,不矯飾。她也是我遇見的第一個不怕死的人,有兩次我聽見她說,我身子骨這么結實,不知巴巴何時叫我去,再生為嬰兒。她90多歲時去世,在追悼會上,人們回憶了她生前的很多趣事,大多與駕車有關。她是大家見過的最大膽的車手,橫沖直撞,并多次翻車。她從美國趕來的女兒黛娜說,有一天她打電話問候母親。戴安娜說,還好,就是今天下午車翻了,滾了三滾,滾到山坡底下。我現在只是感到肩膀有些硬。)
巴巴給貝露·吉登斯的特別祝福是讓她洗他的一些衣服。貝露一生為別人洗衣做事,現在得到酬報,為她的至愛大師洗衣。
周五下午巴巴視察了宿舍。他先視察男人們住的帳篷;之后視察婦女們住的棚屋,三餐都是在女子宿舍做的,用幾個小煤油爐為那么多人做飯,相當需要技藝。
大伙兒還為巴巴上演了弗朗西斯·布拉巴贊的劇《求道》。弗朗西斯扮演劇中的主角求道者。開演之前,埃瑞奇到壁爐前的長沙發上,拿坐墊給巴巴弄舒適些。坐墊是一些女子為巴巴做的。勞娜用枕套罩著其中一個——她希望用它做即將出生的嬰兒的床墊,她非常希望巴巴摸一下或使用它。看著埃瑞奇給巴巴擺放坐墊和枕頭,勞娜暗想,“哦,埃瑞奇,請把我做的坐墊放在巴巴身邊,讓他能摸著。”埃瑞奇走過去拿起一個,再拿起另一個。最后巴巴指著勞娜的那個坐墊,示意埃瑞奇把它放在他背后。但那樣不舒服,因此讓埃瑞奇重新擺放,直到他坐在勞娜的坐墊上。這讓勞娜很高興。
演出用了一個小時。劇終時巴巴說,“弗朗西斯,你感動了我。”巴巴評價說,“演出讓我高興。這很難理解——它是我創作并演出的。當你明白時,就會一清二楚,因為影子有時就像是物體;有時像得多,有時像得少。”
巴巴接著指示弗朗西斯,從某一天起單獨在一間暗房里閉關28天。28天中不可有亮光,不可閱讀,不可走出房間。他每天只能喝一品脫牛奶,加茶或咖啡,或者不加。弗朗西斯五體投地,頂禮巴巴,異常感激地說,“謝謝您,巴巴。”
多年后弗朗西斯對我說,他此前從未禁過食,為了防止禁食期間被本能所征服,他讓人用釘子封住他的7英尺寬8英尺長的房門,這樣他就出不去。(譯者注:弗朗西斯還告訴其他人,閉關比他想象的要容易得多,一個月相當輕松地過去了。)
巴巴說應該出版《求道》,在澳大利亞和其它國家發行。舞臺背景是弗蘭西絲·黎畫的一幅描述創世的壁畫。巴巴高度贊揚了壁畫,深情地望了望弗蘭西絲,并擁抱了她。巴巴甚至建議對畫中一個人物稍作修改。《求道》演完,巴巴表示欣賞后,有位滿德里,尼魯醫生,欣喜地流淚說,“它讓我的大師開心了,它讓我的大師開心了。”
巴巴說,“一個人不能迷戀生活,但要過正常的生活,只是要愛巴巴。那樣你就會有著巴巴的愛的幕簾,保護你不受世界的影響。不要執著。如何做到?通過愛我,想我,你就能得到保護。”
巴巴指示,他離開澳大利亞后,連續4個周六夜間,我們要從半夜12點,把自己關在完全漆黑的房間里半小時,眼睛睜著,出聲念他的名。我們要努力把他吸引到我們這里。
我們不在巴巴身邊時,滿德里再三告訴我們,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我們只是一小組人,每人都能數日接近巴巴。如此的親密。而在印度,人們等待多年后,才能等到排隊幾個小時,到巴巴跟前呆一小會兒的那一天。甚至在美國,人也多得多,不像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巴巴的整個訪問期間在他身邊。
周五晚上,我們跟巴巴相處一整天后離開,巴巴傳信要我們保證孩子們夜里暖和,因此額外的毛毯蓋在熟睡的孩子們身上。巴巴就寢約兩小時后,刮起了大風,我們明白了額外加毛毯的理由。大風中,三個男子被叫去查詢屋頂的聲音來源。他們搬來梯子,兩個人爬到屋頂,檢查風向,原來是歡迎巴巴的牌子。他們被叫下來,再爬上去,又被叫下來。每一次下來他們都要向巴巴匯報。巴巴笑著說,“這給了你們三次見我的機會。”
第二天,8月11日星期六上午8點,我們再次聚集在主廳里。巴巴詢問我們的健康和睡眠情況。他問一個未眠者,“為何不睡覺?在想巴巴嗎?”之后巴巴說,“最好是醒著時想我,睡眠時間睡覺。但你若是睡不著,就利用這個時間想巴巴。別擔心,不要認為我必須睡,我必須吃安眠藥——只是用這個時間想巴巴好了。能睡就睡。”
接著,他問誰做夢了嗎?最初沒人回答,后來格萊迪絲遲疑地舉起手。她說她夢見巴巴,但只是個“小巴巴”。這似乎讓巴巴高興。他隨后跟我們開玩笑,跟孩子們玩耍。
來參加撒晤斯的人中,有的沒能在星期五單獨跟巴巴相處5分鐘,現在得到這個獨特的榮幸。格麗絲是這樣描述她的經歷的:“巴巴邀我坐在他身邊,通過埃瑞奇問我,是否有一點兒愛他?在紛亂的靈魂探索后我說‘是的,巴巴。’他擁抱了我。巴巴問我讀過《神曰》沒。我讀過,因為當時我正參加一個比較哲學讀書班。我答道,‘讀了,巴巴,但我不明白后面的部分。’巴巴說,‘再讀一次,必要的話讀兩次,你就會明白的。’后來,我又讀了一遍,這一次我明白了。我永遠忘不了第二次讀并且懂時所感到的驚訝。我覺得應該把這個紀錄下來,以便其他人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到神的無限能力。”
上午9點至中午受邀的公眾來見美赫巴巴。美赫巴巴的長沙發被挪到大房間入口的對過,他在那里接待客人。在這次公開達善中,大約有一百五十人見到巴巴。我把妻子和兩個孩子介紹給巴巴。我女兒有十個月,有時我把她馱在肩上。美赫巴巴叫我別這樣做,要我小心照看她。
我的一位朋友是玫瑰十字會員,他也打算來。快到時,他的新汽車無緣由地停下,啟動不了。他認為這一定不是個吉兆,于是決定不來,所以他未能見到美赫巴巴。見到他通常是困難重重的,此人輕易地被阻擋住了。
克萊麗絲特別記得一位在公開日見到巴巴的大學生。她爭論說,“他們說你別問他問題。我不覺得這公平。我要進去,我要問他。”她進屋時全副武裝,但出來時她說,“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我只是雙膝跪在他跟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不過才聽說美赫巴巴,但這是她的體驗。
在烽火山,有一次美赫巴巴跟兒童們玩耍,他們要離開大房間時,巴巴站在門口,問圍在身邊的四五個孩子,“我是誰?”伯納德·布魯弗德回憶說他說巴巴是地球上最偉大的人,這讓巴巴很高興。他滿面微笑,孩子們被帶到外面。
周六上午,美赫巴巴接受記者的采訪,他叫史密斯,來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下面是訪談內容,由埃瑞奇翻譯美赫巴巴的手勢。
埃瑞奇:巴巴說,**理性確信。我們不必有理性確信,因為它沒什么幫助,是僵死的。理性確信后,必須有另一步,視見確信,之后視見確信也必須被與神合一的實際體驗所取代。你不一定在理性上相信。**
**這是弗朗西斯·布拉巴贊。他是詩人,但假設他是文盲,沒讀過書。他不想讀任何東西,但他知道一件事兒;他在哪里聽說,有個被稱作神的東西。他因之確信有神,“我必須見神。我渴望見神。”因此他渴望著見神。他很愛神,如魚離水。他失去食欲。難以入睡。他唯一的任務是見神,他確實見到神,無理性確信,因為他是文盲。但他的心靈不是文盲,他的心靈想見神。**
**另一個人。他說自己讀書甚多,很聰明,見聞甚廣。他博覽群書,不停地閱讀,從閱讀中獲得理性確信。他在理性上被說服了。他說,聽聞這么多之后,我確信除神之外別無它物。但這僅僅是理性確信。這個在理性上確信的人對神沒有愛。他只是通過智力獲得確信。**
**這里是我,巴巴說,例如我,埃瑞奇,學了很多,讀了很多。我繼續讀聽很多。巴巴的書《神曰》,我也讀了,并且確信有神,神是唯一的實在。巴巴說,我還有感情去愛。有理性確信,也有愛和與神合一的渴望,因此那種愛和渴望使我能夠達到目標。這樣,弗朗西斯,假設他什么都沒讀過。他不是高智商的人。他沒有理性確信,但他有感情。那位先生,聰明,理性確信,沒有愛,沒有感情。我,埃瑞奇,在理性上確信又有感情。像我一樣,弗朗西斯也達到目標。他能夠見神——成為神。而那個沒有感情,只有理性確信的人,絕對不會見到神。**
**在理性上確信也有感情的我能夠見神,也能幫助其他人見神。而只有感情的人,僅僅為自己證得上帝,不能幫助別人。區別就在這兒。你明白巴巴的意思嗎?**
記者:“先生,您談到愛時,是什么意思?”
埃瑞奇:巴巴說,**什么是愛?這是我的至愛,我愛他。這種愛意味著放棄一切,不求任何回報。我想給予,讓他幸福高興,即便以我自身的痛苦,我自身的快樂為代價。我只想給予,讓他高興幸福。這就叫做愛。愛者準備好為至愛犧牲自己的生命。愛的崇高,一無所求。世間的愛也是愛,但含有一定的自私動機;是占有性的愛。對世間的愛,男人對女人的愛,女人對男人的愛,是愛的火花,它想要某種東西。**
**神愛中有不同程度的愛。想與至愛結合,但在愛達到頂點時,它什么都不想要,不想結合。不存在占有或欲望的問題。它只是給予。**
記者:“我能否再問一個問題?您的目的或者說您的工作是什么?您在世界上的工作是什么?”
埃瑞奇:巴巴說,**給予我的愛,去喚醒人類,讓他們知道一切皆是幻相。神是唯一的實在。能夠愛神的人就能夠獲得那個實在。巴巴說,一切皆一,但無人知道這個一體性。神在你內里,但有一個面紗,你自己乃是你與神之間的面紗。神在我之內。巴巴說,我采用這個身體,就是為了揭開所有人的面紗,讓他們知道只有一個實在,其余的一切皆是幻相。**
記者:實在同時在內又在外?
埃瑞奇:巴巴說,**沒有內在或外在。實在遍在。事實上實在之外什么都沒有,沒有內在或外在,沒有上或下。處處是實在。遍及一切。所謂的幻相也是實在。幻相是實在的影子。你站著,走路,影子跟著你。你不能給影子賦予重要性,因為影子來自你——僅僅是影子而已。是你自己的影子跟隨你。不是你跟隨影子。中午12點整,影子消失。只有你在那兒。影子絲毫不存在**。
對參加撒晤斯的人,有一些不可違背的命令。未經巴巴許可,誰都不可離開房院。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情,讓人覺得這回也許可以。例如,球彈到路對面,那不算離開房地,只是去撿球,只是在路對過。美赫巴巴不在視線內,只需一分鐘。不過,若是此人離開房地,巴巴立刻就知道,即便他所在的房間朝這個方向沒裝窗戶。他會派人把當事者叫來,問他為何未經許可離開房地。一個人很快意識到巴巴知道所發生的一切,雖然他沒看見。
有一次,我獲準開車帶梅·倫德奎斯特去布魯克谷買魚做給巴巴吃。羅伯特·勞斯也被派去布魯克谷買魚。另一次,我被派去為巴巴買藥,一罐薩那托金維生素,且必須是瑞士制造的。顯然其它地方制造的同樣產品未必好。那時我納悶,為什么阿瓦塔不使用他的無限能力,反而麻煩使用藥物——關于阿瓦塔我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不過,我多年后發現有關薩那托金的這個信息對我很有用,因為那時我工作壓力很大,瑞士產的薩那托金對我療效很好。
……
邀請函上寫的公開達善時間是上午9點至中午。但后來結束時間改到11點半。巴巴,四個滿德里和弗朗西斯·布拉巴贊定好機票于星期六下午5點飛往墨爾本。巴巴說他希望提前。他還說我們誰愿意陪他去墨爾本都可以。我很高興有這個跟他多呆幾天的機會,立刻決定去。
19個額外人員決定陪同巴巴。有的是墨爾本的人,他們早先來悉尼見巴巴,現在回墨爾本伴隨巴巴。其他是悉尼人,很高興有額外幾天陪他。我們發現他的在場極其特別,難以置信,都想跟他在一起,不想放過一次機會。
羅伯特的任務是電話聯系澳大利亞國航,重新安排巴巴一行的航班,包括他和四位滿德里,弗朗西斯,外加19個人同乘一架飛機。羅伯特忙碌不堪,打了很多電話,航空公司終于按美赫巴巴的要求,在早一班的飛機上添上額外25個乘客。
美赫巴巴到機場時,羅伯特的父親勞斯先生想拍張照片,但兒子羅伯特阻止他,以免打擾巴巴。美赫巴巴注意到這個,示意勞斯先生拍照。他甚至擺了姿勢,把手插在粉色上衣口袋里。
之后,巴巴和隨同的一群人在悉尼機場的國家航空公司候機室候機。克萊莉斯·亞當斯坐汽車到機場,大部分人坐的是公交車。到機場后克萊莉斯看到巴巴情緒不悅,可以說是發怒。她說她立刻想到——她為何不經巴巴許可就離開?她解釋了原因——公交車里沒有空位。巴巴的怒氣似乎一下子關掉了,他叫弗朗西斯過來商議。
在候機室,巴巴在一大塊空間里來回大步走著。站在父親身邊的伯納德悄聲說,“他讓我想到關在籠子里的獅子。”就在那一刻,巴巴停下,指著伯納德,示意他過去,并拉著他在房間里走了幾個來回。
那時我在悉尼機場做空中交通管制員。在國家航空公司候機室,我站在美赫巴巴身邊,從那里能看見機場中間我工作的空中交通塔。我認識的幾個在機場工作的同事走過。我突然感到有點窘迫,心想這些熟人見我跟這位身穿東方服裝、自稱人身上帝的人站在一起,他們該怎樣看我呢。
恰好在我產生這個想法的同時,巴巴打手勢叫約翰·布魯弗德過來,約翰穿戴著大衣和圍巾。巴巴摘下約翰的圍巾,圍在自己脖子上,系了個結。他當著我的面對約翰說,“即便全世界都戰栗,你對我的信心也不會動搖。”他從頭上取下圍巾,圍在約翰脖子上,叫他永遠保留著圍巾。
他給了約翰他一定是當之無愧的美好贊揚。但同時又間接地責備了我,給了我應得的教訓。他再一次讓我明白,他知道我在想什么。
這次飛往墨爾本的航班是DC6B。機尾有個小休息室,可容納6個人。飛行期間我看見美赫巴巴跟四位滿德里和弗朗西斯坐在休息室。弗朗西斯坐在巴巴身邊,阿迪閉眼坐在對面。巴巴打手勢說,“我們旅行時阿迪總是這樣。他稱之為靜心——當然了他是在酣睡!”
下午茶時,巴巴不滿意,通過埃瑞奇叫空務員重做。她回去又端來新做的,巴巴嘗了一口,還是不行。她端走又拿來新的,巴巴還是不滿意。空務員難過得哭了起來。她不明白為什么。同來的朱迪絲.漢弗雷安慰她,告訴她美赫巴巴是誰,試圖向她解釋難過的原因。她對朱迪絲說,她是那么想取悅這個人,卻不能夠——無論她怎樣努力。
我們飛越首都堪培拉時,可從飛機上看到一大片受洪水襲擊的地區。有位滿德里指給巴巴看。他站起來,悲憫地望著地面。他站在梅身后,慈愛地撫摸她的頭發。她欽慕地抬頭望他。那時我們中只有梅居住在堪培拉。巴巴回到座位上。西飛的途中,我們還看到覆蓋著積雪的科修斯科山。
在飛行期間,羅伯特和我坐對過,有時我們會傾著身子交談。一次,與我們相隔好幾個座位的巴巴,從我們身后扔來玻璃紙包著的糖果。我們轉身看見巴巴在微笑。我們很高興分享他的玩笑,并接受這意外的禮物。隨后,巴巴在弗朗西斯的伴同下,沿走道給每人一塊巧克力。機上人很多,我們不坐在一處。弗朗西斯指給巴巴給誰巧克力,但他錯過了格萊迪絲——勞娜不得不告訴他,坐在他前面的女士是格萊迪絲。
田心譯自《跟美赫巴巴實踐靈性》第4章
- 《美婼》
- 《美婼》序言
- 第一章 最初的一瞥
- 第二章 童年
- 第三章 等待巴巴召喚
- 第四章 第一批女子
- 第五章 在郵局的日子
- 第六章 修愛院年間
- 第七章 納西科
- 第八章 美拉巴德山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上)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中)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下)
- 第十章 新生活
- 第十一章 訪問西方
- 第十二章 德拉敦
- 第十三章 美拉扎德
- 第十四章 永遠在一起
- 曾經如斯【作者:埃瑞奇】
- 你們都聽我說過
- 這件事
- 這件事兒發生在
- 蒙辱與榮耀
- 美赫巴巴時常提
- 神秘學沒有位置
- 他們罵我時,卻在想念我
- 克里希納·奈爾的故事
- 薩洽·莽的故事
- 獨處
- 漿果
- 規則
- 德希穆克
- 愛因斯坦
- 金德
- 古斯塔吉
- 健康
- 不可能
- 基泊爾·辛
- 金錢
- 帕瓦蒂伽
- 巴巴被捕
- 直接回家去
- 無私服務
- 睡眠
- 不可測量
- 美赫巴巴是誰?
- 策略
- 污染海洋
- 要求愛
- 靜心
- 跟隨巴巴旅行
- 古魯帕薩德事件
- 拜度
- 我們應該怎么做?
- 痛苦
- 拋錨在世間
- 巴巴大笑
- 幫助他人
- 業相
- 親密
- 黑伽亞
- 珠寶商與騙子
- 天堂里的宮殿
- 早年
- 秘密
- 憤怒
- 檀香山邂逅
- 取悅巴巴
- 辟爾法如·夏
- 美與丑
- 阿亞茲
- 奎師那瑪司特
- 度內
- 嘉爾·科羅瓦拉
- 機智
- 新生活
- 祈禱文
- 愛池
- 丟失在他的海洋里
- 誠實
- 摩耶
- 克里希納·奈爾
- 是那樣嗎?
- 該怎么做?
- 石板
- 神兄【作者:瑪妮】
- 放風箏
- 莫后拉
- 被遺忘的玩具
- 牛眼糖
- 上帝的小衣服
- 媽母與爸伯
- 他的蓮足
- 圣克魯斯記憶
- 小王冠與便鞋
- 愿您知曉
- 幸運的鴨子
- 漫漫歸家路
- 惟有巴巴是
- 愿望實現
- 還有一年
- 水牛
- 樹屋
- 真正的修女
- 沉默未破
- 最好的朋友
- 來自海洋的邀請
- 上帝的衣櫥
- 神人剪影【作者:伊麗莎白·帕特森】
- 多年前的今天
- 首訪澳大利亞(一)
- 首訪澳大利亞(二)
- 不管你是否跟隨我
- 神秘地精確
- 愛之湖
- 承諾
- 神圣游戲【作者:庫瑪】
- 上帝先生
- 不是善人是神人
- 千萬替我保密
- “我把她搬走!”
- 你必須先走第一步
- 迪娜的故事
- 瑜伽師
- 鞋子與花環
- 尋找,你將被找到
- 什么都不要,你將得到一切!
- 誰是圈子成員?
- 大英帝國的死亡令
- 好的壞的都是我的
- 門徒回憶
- 開始的時候(上)
- 開始的時候(下)
- 《神曰》的寫作
- 在石頭上播種
- 受辱–因禍得福
- 緯露與薩若希
- 讓愛成為唯一的祈求
- 第一次達善
- 大師是怎樣工作的
- 美赫巴巴看電影
- 打井與信心
- 特殊的大師
- 母親與女兒
- 愛給巴巴戴花環
- 巴巴與科學家
- 上帝會照看結果
- 服從之禮物
- 當他接管時
- 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 “你難道不信任我?”
- “讓我永遠伴隨你”
- 愛的呼喚不可思議
- 受苦的另一面
- 在神人身邊長大
- 愛之舞【作者:瑪格麗特·克拉思科】
- 第一個命令
- 幽默的一課
- 第一次跳舞奇遇
- 你永遠贏不了
- 巴黎與馬賽
- 違令—梅瑞迪施
- 一個離開巴巴的人
- 第一次印度之行
- 王后,紅衣主教與郡主
- 戲劇方面的事情
- 第二次跳舞奇遇
- 愛麗絲·索·菲舍
- 鬼魂
- 暗夜
- 鏡子
- 圖表
- 昆廷
- 與神共舞
- 納西科的故事
- 在困難條件下訪問
- 向他臣服【作者:羅妲·阿狄·杜巴希】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夢見至愛【作者:瑪妮·伊朗尼】
- 閉關山的燈火
- 修道院地震
- 夢見至愛1
- 神圣門衛
- 美婼減輕我的負擔
- 上帝的朝廷
- 無雙的隊伍
- 雌鹿也做過
- 上帝的衣櫥1
- “我愛你,我的姐妹”
- 娜芙蒂蒂
- 他們在哪兒?
- 呼拉圈
- 發大水
- 巴巴,請別叫醒我
- 勝利的呼聲
- 我的金魚朋友
- 樹洞
- 最后一個訊息
- 巴巴簡關店
- 沉默
- 我的永恒時刻
- 為王后跳舞
- 看不見的禮物
- 真正的珍寶【作者:魯斯特姆·法拉提】
- 祈禱的秘密
- 神圣意志
- 佯裝生氣
- 通過恨來記住
- 婚姻
- 唯有念記重要
- 生活的熱忱
- 靈性健康
- 儀式教規
- 純潔的愛
- 莫忘目標
- 懷著感情念記
- 美赫巴巴之道
- 羯磨與恩典
- 巴巴獨自做工作
- 說真話講策略
- 控制頭腦
- 靈性訓練
- 和諧
- 死亡
- 化工廠之戰
- 巴巴形體的重要性
- 犧牲
- 神愛
- 經濟大師
- 危機即機會
- 神圣淹沒
- 減速器故事
- 強過你的痛苦
- 無限珍寶
- 和寶吉捉迷藏
- 成與敗
- 消滅自我
- 只依賴巴巴
- 平衡業相
- 三類生活
- 自由與奴役
- 蹈火
- 邀請他的恩典
- 想象實在
- 劍師
- 《真正珍寶》第2輯
- 不斷憶念的禮物
- 巴巴知道什么最好
- 真英雄
- 神圣意志與自由意志
- 成為他的
- 這會把你引向神
- 膽敢要巴巴
- 邀巴巴參與你的弱點
- 放下小事
- 幻相勢力
- 放下執著
- 燃燒的心
- 做出努力
- 猴心
- 心靈這般
- 心會長大
- 真正謙卑
- 巴巴要什么
- 超越對錯
- 血之淚
- 只是服從他
- 沖出幻相
- 神醉
- 巴巴說話時
- 怎樣祈禱
- 生發渴望
- 神名的力量
- 神名能轉化
- 《真正珍寶第3輯》
- 真正珍寶的寫作
- 續書的創作
- 美婼的關愛
- 巴巴救了我
- 懶惰的愛者
- 腦心和諧
- 用憶念戰勝嗔恨
- 持續自如的憶念
- 正確的選擇
- 永遠的伴侶
- 真正的祝福
- 真正的恩典
- 準備的程度
- 生發創造“在”
- 重要的是憶念
- 幸運的瘋人
- 假古魯與垃圾桶
- 完人的作為
- 全能的上帝
- 失去的機會
- 完全的交托
- 碾磨過程
- 重要的是取悅他
- 無上真理
- 巴巴的沉默
- 背叛引向神
- 只要放開手
- 公義與仁慈
- 唯一的守諾者
- 當簾幕拉開
- 蔻詩德最后的日子
- 真愛史詩
- 分離之痛
- 藝術與神在
- 讓頭腦安靜
- 祈禱的力量
- 堅定的信心
- 巴巴為世界受難
- 巴巴的禮物
- 應盡的責任
- 事實與真理
- 滿德里讀心靈
- 一切來自巴巴
- 罩著面紗的神
- 非常體驗
- 榮耀主的工具
- 神的禮物【作者:阿娜瓦絲】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他給予海洋【作者:娜玖·考特沃】
- 前言-
- 父親夢想成真
- 美拉巴德山上的生活
- 巴巴,我們的大爹
- 他的陪伴甘露
- 服從的教訓
- 接受他的意愿
- 守夜—父親的不可能任務
- 我的西方巴巴家庭
- 惟有您是我的神
- 神永不死
- 美婼與至愛團聚
- 內在力量之禮物
- 后記 畢生的撒晤斯
- 努力與恩典【作者:達文·肖】
- 努力與恩典 序言
- 第1章 神圣至愛
- 第2章 美赫巴巴的工程
- 第3章 大師幫助
- 第4章 面紗制造機
- 第5章 溶化面紗
- 第6章 凈化心靈
- 第7章 改變價值
- 第8章 改變焦點
- 第9章 交出一切
- 第10章 表現方式
- 第11章 改變范式
- 第12章 保持靈性流動
- 第13章 殲滅虛妄
- 第14章 重新編程
- 第15章 消除煩惱
- 恩典的雨露
- 他也是可憐的羅亞斯德!
- 巴巴腳前的一束花
- 有幽默色彩的秘密禮物
- 超出了理解的慈悲
- 關心、寬恕與慈悲
- 巴巴的捉迷藏游戲
- 全知遍在的至古者
- “一定是瘋了!”
- 在巴巴的愛里無憂無慮
- “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以某種方式!”
- 重溫耶穌的臨在
- 認出卻又忽視
- 在他的看不見的手中
- 跳起比根舞
- 一個夢與兩只鞋
- 活出眾生一體真理【作者:克雷格·伊恩·拉夫】
- 愛的見證
- 關于穆罕默德瑪司特
- 努力見到我的本來面目
- “做我的活花環”
- “你怎么這么久才來?”
- 全知者美赫巴巴
- “我是愛之洋”
- 神奇的達善
- 革命者成為巴巴愛者
- 巴巴回應了我的祈禱
- 到至愛足前的旅程
- 他給予愛的擁抱
- 一個無神論者的神愛證明
- 蔻詩德的內視
- 用歌聲榮耀主
- 與神的約會
- 遇見美赫巴巴
- 紅心之王
- 收獲他的恩典
- 首次見美赫巴巴
- 愛——心靈的語言
- 巴巴的全知
- 白血球
- 臣服于美赫巴巴
- 平衡與凈化
- 阿瓦塔式巧合
- 輝光
- 娜迪亞·沃琳絲卡的靈性轉化
- 確立對巴巴的愛
- 美赫免費診所
- 美赫學校
- 馬杜蘇丹的故事
- 交談
- 不為什么
- 同喚醒者交談
- 回到中心
- 自我痼疾
- 放大權威
- 滿德里
- 埃瑞奇
- 阿迪
- 帕椎
- 普利得
- 滿德里為何受苦?
- 女門徒的角色
- 寶加入巴巴的故事
- 弟弟佳爾的故事
- 美婼-美赫,美婼-美赫
- 佳露和谷露【作者:嘉娜克】
- 佳露和谷露(1)
- 佳露和谷露(2)
- 佳露和谷露(3)
- 佳露和谷露(4)
- 愛者故事
- 毛拉巴巴之墓
- 在瑞什可什遙見閉關山
- 比利的故事
- 瑜伽,瑜伽師和圣人
- 弟子準備好
- 誰是巴巴愛者?
- 巴巴寇斯若
- 教導的時刻
- 巴巴幫我們改掉惡習
- 戰爭結束了
- 孰能無過
- 埃斯潘迪亞
- 比夫的故事:神圣時機
- 唐娜林的巴巴故事
- 心懷巴巴離世
- 在印度遇見奇異博士
- 保羅·柯瑪的故事
- 從佛陀到美赫巴巴
- 巴巴在中國
- 美赫巴巴訪問上海和南京
- 《語錄》的翻譯與其他
- 美拉巴德日記(一)
- 美拉巴德日記(二)
- 美拉巴德日記(三)
- 巴巴生日快樂!(1894年2月25日)
- 給美婼美赫的詩
- 美拉巴德日記(四)
- 美拉巴德日記(五)
- 美拉巴德日記(六)
- 美拉巴德日記(七)
- 愛者眼睛里的至愛
- 永恒者
- 三摩地的守護者
- “阿瓦塔之寓”之旅
- 巴巴紀念日之旅點滴
- 羅珊
- 美赫就是神
- 巴巴,生日快樂。
- 讀書摘錄
- 朝圣路上的心得
- 阿瓦塔的酒店
- 回憶印度的人和事
- 朝圣分享
- 朝圣隨筆
- admin的美赫巴巴朝圣之旅
- 朝圣初旅
- 朝圣者之聲
- 愛的朝圣
- 愛的朝聖
- 美赫文問答錄
- 海瑟講故事
- 安醫生的故事
- 美赫納施講故事
- 朝圣感觸
- 關于神名“呼”
- 一百零一個神名
- 20年后,我找到了夢中故地
- 為什么過去我一直不敢說自己是美赫巴巴的弟子
- 朝圣美赫巴巴三摩地之后
- 高速路上的生死日志
- 相信,就會看見(上)
- 相信,就會看見(中)
- 相信,就會看見(下)
- 相信,就會看見(后記)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為自身靈性自由而工作
- 為人類靈性自由而工作
- 靈性認識導向靈性自由
- 怎樣通過直覺服務
- 怎樣通過靈性認識服務
- 通過靈性認識明智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