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夫·索珀
????我成為美拉巴德的永久居民,已經有五年半了。我在美拉巴德和美拉扎德的花園工作,幫助照顧瑪司特穆罕默德,做與美赫巴巴有關的攝影工作。
????幾年前,在美拉巴德這里的一個晚上,放映了一部巴巴1956年美國之行的電影。那次旅行中,在舊金山地區,巴巴沿半島南下,到伍德賽德訪問艾微·杜思家。電影展示了巴巴在她家中踱步,然后出屋進入花園。鏡頭從花園往上搖,越過她的地界,遠處是群山和一個湖泊。我看著,突然意識到攝像機所指的方向,對自己說,“啊,我8歲時,就在離那兒5英里的地方。”我接著想到一個朋友,杰伊·邦納(Jay?Bonner),他最終娶了巴巴的侄女希琳。他那時大約5歲,離巴巴逗留的地方才一兩英里。
????從伍德賽德,巴巴驅車至門洛帕克,到鄧·斯蒂文斯(Don?Stevens)家,那里離我當時住的地方更近——不到一兩英里。電影這個鏡頭,讓我想起,我有一批朋友大約8人,那時住在巴巴訪問地點的方圓幾英里內;后來都成了巴巴愛者。有趣的是,盡管起初上不同的學校,我們在高中期間相遇并成為朋友,在那之前我們都沒聽說過美赫巴巴。如今我們仍是朋友,通過巴巴互相連結。
????我大概19歲時,和其中幾個朋友住在森林小屋。那是田園詩般的場景,小木屋就像我們的俱樂部會所;與世隔絕,坐落于紅杉林中。一條小溪從小屋旁流過;屋內有壁爐,我們錢不夠買煤氣時,就在那兒做飯。屋外有秋千、吊床和燒烤;那是我們聚會享受生活的地方。朋友們會在那里住幾周——或者他們如果上學,就住個周末。我們對各種靈性途徑保持開放,并且都有靈性傾向。我們演奏拉維·香卡的音樂,讀一些書,如艾倫·瓦茨的《禪之道》、《羅摩克里希那福音書》,還有《黑麋鹿如是說》。
????一個朋友,凱文·德威爾(Kevin?Dwyer),才15歲,在一所自由大學修了一門關于美赫巴巴的課程。該校是斯坦福大學的分支,那里有你能想象到的各種課程。一次凱文來小屋,帶著該課程的課本《美赫巴巴語錄》。我可能簡略翻了翻書;并未細讀,但有個大致了解。那時是1967年,我第一次接觸到美赫巴巴。
????那時候,我們接觸靈性的方法之一,是用迷幻劑做試驗。當時LSD(迷幻藥)還合法,我們對它的影響都有很天真的看法。兩名哈佛教授,理查德·阿爾佩特(Richard?Alpert)和蒂莫西·利里(Timothy?Leary)周游全國,鼓吹服用這些迷幻藥有利于擴展意識,于是我們決定去聽理查德·阿爾佩特的講座。
????講座上,有人舉手說,“我聽說你收到一封美赫巴巴的信。”我不由得豎起耳朵;這個名字真的觸動了我,盡管當時我不知為什么。理查德·阿爾佩特臉漲得通紅,拒絕談那封信。后來我聽說,他與美赫巴巴通過信,巴巴叫他停止服用毒品。阿爾佩特卻試圖對巴巴解釋,他通過服用LSD獲得的各種靈性體驗。巴巴最后回信說,他可以服用,但只能再用三次。多年后,我聽說,理查德·阿爾佩特更名為巴巴·拉姆·達斯之后,他說過,希望當初能聽從勸告,因為那樣他的吸毒業力就會了結;但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準確。
????我們對服用毒品很無知,但就個人而言,我服用LSD時會感到害怕。我不喜歡那種失控體驗,不知道在藥力影響下,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或者會做什么。我有強烈體驗,會產生整個場景的幻覺,想象某些未曾發生的事。而我相信LSD等毒品的支持者一直對我講的所謂好處。當我環顧四周,那些進步自由人士——反對越戰、想創造更美好世界的人——是服用迷幻藥的。而那些控制所有金錢、掌握權力、支持越戰的人——所有這些我認為是破壞性的——是不服用毒品的。至少,這是我當時的看法。
????甚至每當服用LSD,我都會對自己說,“如果這讓我感到害怕,那一定是我有問題。我需要反復地使用,加以克服。”直到后來,我停用毒品,才意識到我其實在毒害自己。情況并非變得更好,而是更糟。
????巴巴最終救我脫離了毒品的世界。那是1968年春天,我北上舊金山的海特-阿什伯利地區。我來到一家迷幻品商店,店里銷售各種毒品及用具。布告牌上有一張男子相片。我只掃了一眼,不過那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看起來相當聰明。”我自忖,就走近些。那是美赫巴巴的相片,下面有一句話:
???“**美赫巴巴說不要服用毒品**。”
????我感到納悶,“他看起來很聰明,可他為什么說不要服用迷幻藥?”我認識的每個人都認為服用迷幻藥是一種靈性體驗,所以我感到困惑。多年后我聽說,巴巴曾給一些蘇非教徒發指示,到舊金山各處張貼這張相片,發出警告。對我而言,那既是餌也是鉤。
????回到我們的森林小屋,一天晚上,我們有個朋友來訪,她十分興奮。她也剛北上海特-阿什伯利區,遇見一個女巫,教她制作“女巫釀”。好啊,我們想,制作一大杯這種女巫釀,辦一場盛大派對,會很好玩。接著我們想,應該科學地對待它,看它是否真有效,就問她如何制作。
???“你們有酒嗎?”她問。我們有一瓶便宜的紅山葡萄酒,就取了出來。
???“你們有LSD嗎?”?她問。
???“有。”我們拿了出來。
???“好,現在把它倒酒里。”我們照做了。
???“喏,你們有麥司卡林嗎?”
???“有。”
???“好,將麥司卡林倒酒里。”
???“你們有蘑菇迷藥嗎?”那個也倒入“佳釀”里。
????我們滿腔熱情,將一直用來吸大麻的水煙筒里的水,也倒入酒里。
????我們喝了下去。整個氣氛無比輕快。我們變得傻乎乎的——笑啊笑啊——我們通宵達旦。可我覺得稀奇的是,我沒感到害怕。大概凌晨2、3點鐘,我獨自在小屋臥室,冒出這個念頭:“美赫巴巴說不要服用毒品。”
????我的即刻反應是,“如果巴巴知道我們在享受美好時光,他會說這是可以的。”不管那是不是真的,他肯定利用這種情況,把我拉得更近。接著冒出另一個念頭:“美赫巴巴說他是神。”
????冒出這個念頭時,我有了一股愿望:體驗神所體驗的。那不是理性思維,而是體驗神、通過體驗認識他的渴望。而我能做的,就是專注于這個問題“神是什么?”和“神體驗什么?”于是我就這樣,帶著全部的意志力和完全的專注,似乎持續了很長時間。
????最后我心生此念:“如果神是神,他一定無處不在。他一定在萬人萬物里。”就在那時我意識到,“如果這個美赫巴巴真是神,那么此刻他就在這兒,與我同在。”
????就在那一刻,我感到一個美麗的存在環繞著我。這種體驗很難描述,但是我感覺到,美赫巴巴就在我周圍。
????有了那個體驗后,我開始越來越質疑服用毒品的正確性。起初,我停用了烈性毒品,只服用大麻。后來我會對自己做試驗。我會停止吸大麻一段時間,比如一周。然后我會停用兩周。之后是一個月,兩個月。最后,我體會到:每次停止吸大麻,我的自我感覺就更好,并感到回到正軌。每次我吸了大麻,就感覺好像走上岔路,不得不等到藥效逐漸消退后,才能回到正軌,回到我想走的道上。離開毒品,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更加完整,而服了毒品,我就感到簡直像人格分裂。
????總之我意識到,我一直在毫無理由地折磨自己,受蒙蔽而相信毒品對我有益。我真的那么天真。我過去服用毒品時,是真誠的;不是為了尋求刺激、取樂或消遣;我確實以為它們是有益的。但巴巴清晰地對我表明,它們對我不利,所以很容易就戒掉了。最終我得出結論,我想遠離毒品,遠離服用毒品的人,遠離那整個氛圍。
????大約同時,我觀察周圍世界的現狀,想到人們肯定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當時理想主義流行,到處涌現公社。自由大學甚至有公社的課程,我決定去聽課。1968年的那個夏天,我、凱文和另一個朋友旅行了一段時間。我們搭便車,參觀在加利福尼亞和俄勒岡的各種公社,只為看看它們是什么樣的。我們等車時,會提問題自娛自樂,比如,“如果美赫巴巴開下一輛汽車來接我們,會怎么樣?我們怎么辦?我們該對他說什么?”由于巴巴那時還在肉身,這似乎有一絲可能。
????不管到哪兒,我們都會露營——山里、河邊、或南下在海邊。凱文帶了《美赫巴巴語錄》,晚上我會坐在篝火旁讀這本書,這在某種程度上使我回憶起了童年。我父母都是不可知論者,卻把孩子們送到長老會主日學校;認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而且我們需要有可以做此選擇的基礎——某種宗教體驗。我12歲時,他們問我想不想繼續上學。那時我是這么說的,“所有的周日都浪費掉了。我本來可以去外面玩的!”
????不過《圣經》里有一些事給我的印象是,那是真實的。同時,我也持有懷疑態度。我想說,沒有人能向我證明基督真的存在過,因為他活在兩千年前。另外,我懂得,如果我對你講個故事,你再講給別人,自然故事會被改變。之后再講給別人,又會被改變。所以我懂得,兩千年后,故事不可能一樣。盡管如此,《圣經》里有些事,我直覺地知道是真的。而當我讀巴巴的《語錄》時,就有這種感覺:它來自于源頭。我從未質疑它的正確性。我持續地體驗到,它是真理。而且我不能否認巴巴的存在,因為他本人仍活著。這很重要,因為我不能用“他活在兩千年前”作為借口。
????那個夏季,我們每周一晚上會搭便車到伯克利,參加大學的巴巴聚會。有一次聚會,我們看了一部巴巴在印度舉行達善活動的電影。他坐在臺上,群眾快速經過他,每人接觸他一下,然后往前走。他冒著烈日這樣做了一整天。我看到這些——作為20歲的年輕人——感到驚訝,“一個老人是怎么做到的?他哪兒來的精力?我做不到他所做的。”
????接著打動我的是,被巴巴問候的每個人,有著不同的反應。你可以看到,每個人被感動的方式各異——有人流淚;有人被他逗笑。我認識到,這不只是合掌歡迎人的儀式,而是_他主動地關心每個人并與之交流,用獨特的方式幫助每個人。_???
????自從有那次體會,我接受了巴巴是人身上帝、阿瓦塔,并且從此不再懷疑。之后,我只想體驗更加親近他,認識他的真性。巴巴說,當我們認識到那個,就體驗我們的真性。
????就在那段時間,巴巴從印度給所有團體寄了訊息,邀請人們參加“1969年達善”。他特別說明,“本次達善只是為了我的愛者。”我很想去,可我剛接觸他,老實說,還不理解成為他的愛者意味著什么。我也沒有錢去,而凱文,那年16歲,在沒有父母支持的情況下,確實想辦法去了。
????直到1977年,我終于來到美拉巴德。我過去一直住加州奧亥的美赫山。旅程是一連串的航班,經由倫敦、貝魯特和孟買,飛抵普納;之后搭巴士到阿美納伽,最后到美拉巴德。當我坐上巴士,在鄉間顛簸前行,望著牧羊人和他們的羊兒、牛群與農場,還有印度的自然生活,我欣喜若狂,感覺尤其親切。有一天,我去美拉扎德,滿德里住的地方——見到了美婼和埃瑞奇——那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我仿佛置身云端。從那天起,我知道,我要在印度居住。不過直到1993年,才實現這一愿望。
????1991年,后來的參訪期間,我在美拉巴德做志愿者工作幾個月后,有了這個想法:“門已敞開。只要我愿意,就可以跨入。”我一直想居住印度很久了,甚至甘愿冒風險,即便我只能在美拉巴德住兩年,之后不得不身無分文地返回美國,那也值得。我不想錯失機會,伴隨瑪妮、埃瑞奇等滿德里——并處于美赫巴巴三摩地的氛圍里。
????所以我做了決定。當時瑪妮是信托主席。很多時候,有人說他們想移居印度,她都會問:“這切實可行嗎?”“你有足夠的錢嗎?”如此等等。而我去找她,征求她許可時,她的回應是,“只要我活著,我絕不會拒絕。”我接著去找寶,征求他許可。他的回答是,“不反對。”這意味著信托會給我一封擔保信,我可以拿信向美國的印度領事館申請入境簽證。
????我非常高興。
????可當在印度逗留的六個月到期時,我的頭腦開始運作:“我回到美國,要做些什么?我要住哪里?我要找工作賺夠薪水,以便我居住這兒?要多久我才能拿到簽證?”我有種種顧慮,不,是擔心。
????但巴巴用一種美妙的方式告訴我不用擔心。一天晚上我去拜訪一對居民,約翰(John)和芙芮妮·福爾曼(Freny?Foreman)。芙芮妮是巴巴早期門徒之一的拜度的孫女。她當了醫生,嫁給約翰,約翰是護士。近9年來,他們一直在管理美拉巴德附近阿冉崗村的美赫健康診所。他們的小女拉比雅(Rabia),那時約3歲。當晚我正準備離開,拉比雅望著約翰說,“噢,爸爸,我想給比夫一些錢。”
????他們家冰箱上,有個小杯裝著硬幣。約翰取下來,她把小手伸進去,抓出一把。她把硬幣放到我的手掌上,看著我,笑盈盈地說,“捷巴巴。”停頓了一會,又說,“爸爸,我想多給比夫一些錢。”她伸手進去,又抓了一把給我,又說,“捷巴巴。”第二天,她給了我一個金色第納爾,那是中東的錢幣。我感到,這是巴巴通過小拉比雅給我的祝福。
????幾個月后,我回到美國,到處旅行找工作。一次我在俄勒岡州的一家餐館里,一名女士走進來,說,“比夫,是你嗎?”
????碰巧,那是我前妻的姊妹和兩個小女兒。我從未見過外甥女,可長女徑直走過來,擁抱了我。如此相遇,我們都很激動,后來我們在一起度過一些時間。可第一次相遇,我們正要離別時,小女兒走近我,把她找到的一枚硬幣和兩朵小花放到我手上,我馬上想到,“噢,巴巴又這樣做了。”
????很快我回到了加州的戴維森,和朋友住在一個叫順陽合作公寓的地方。我立即前往舊金山,到印度領事館申請簽證。我把信托的擔保信交給他們,他們說,“哦,沒問題;你將在兩三個月內拿到簽證。”我還額外付了25美元,以便他們可將文件傳真到印度,加快進度。每周我都打電話查詢簽證。最初我了解到,他們費了兩周才發出傳真!之后是一個接一個的借口:“已發到德里”或者“我們不知道……”然后,過了數月,他們才打電話到德里,最多只是說,“是,他們收到了,但事情還沒眉目。”
????與此同時,我開始工作,對計劃移居印度的財務狀況,仍有顧慮。一天,我在一個小超市排隊,排在6或8人隊伍的最后面,此時隊伍前頭的一名男子的所有硬幣掉到了地上。他身后一個4歲左右的小男孩,找到一枚硬幣,撿起,直接走到隊伍最后,把硬幣放到我手里。排隊的每個人都笑了起來。當然啦,他找到另一枚硬幣,又過來,將那枚硬幣放到我手里,人們笑得更厲害了。接著他找到第三枚硬幣,也拿給了我。
????我沒多想,感覺那些硬幣就是我的,將它們放入口袋。我走出商店,才想到,“噢,巴巴又這樣做了。”利用這些,巴巴給我一個清晰的印象:無需擔心,他在照看一切。
????讓我驚訝的另一點是,這些禮物給了三次。三次都通過一個小孩給我錢,每次連續三個禮物。我聽說,每當巴巴敲定某事,通常會做三次。結果呢,我在加州度過余下的時光,為遇到的各種人打理漂亮的花園,薪酬優厚。
????那段時期,我父親和繼母在舊金山居住。全部時間我都在工作,焦急地等待簽證;不過至少我有機會拜訪家人。我父親愛打高爾夫。我高爾夫水平不行,但總歸還是和他打了,盡量不讓他太難堪。有時我也去看我姐姐和外甥們,他們人很好。
????不過,由于急于去印度,我繼續每周打電話給領事館,“我的簽證怎樣了?”
???“還沒好”是他們的一貫答復。四個月后,我開始感到緊張,對巴巴抱怨,“巴巴,這是怎么了?為何要這么久?”
????又過了一個月,我心里開始說,“唉,也許他不想要我。也許那行不通。或者也許要花費兩年時間,”那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這是一種折磨,所以我繼續向巴巴抱怨。
????我建造的一個花園是在伯克利。我在那兒工作時,住我父母家最方便,就在附近。我和我父親之間一直有種尷尬的感覺;我們差異很大。我更多是狂熱的自由主義者,而他是體面的保守派,盡管我們也很尊重對方。
????我父親知道我想要移居印度,而他很討厭印度。二戰期間,他曾是轟炸機飛行員,駐扎加爾各答附近,該基地用于空襲緬甸,防止日軍侵犯印度。所以他曾在當地度過相當艱難的時光。許多民眾挨餓,他不喜歡那里,又臟又臭。后來被調到中國,他更喜歡那里,22歲時就任負責空軍基地。
????盡管父親反對我到印度居住的想法,對美赫巴巴卻頗為尊敬。有時他會評論說,巴巴是60年代人們聽從的“不服用毒品”的少數聲音之一;他尤其欣賞,我在這方面聽從了巴巴。還有些關于巴巴的事,他也尊重。
????我父親是在愛荷華州的小鎮長大的,不過他上了哈佛商學院,努力打拼,成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因為他喜歡旅行,就說服公司在世界各地設立分公司,故在后來的職業生涯中,他見多識廣。但他基本是一個出身于愛荷華小鎮的,真誠善良的人。
????另一方面,我繼母,曾獲得富布賴特獎學金,在印度待過一年,研究紡織品。她是編織師,在馬林學院教授藝術。理性上,她了解靈性主題,所以她和我可以談論靈性,我父親則被冷落一邊。他總是說,“我不知道你們兩個在談什么。”就走開了。
????那年圣誕節,我問他們想不想看美赫巴巴錄像,他們都說好。可當我放給他們看時,我繼母很快睡著了,我父親卻有所收獲,內心有某種感動。就是那部優美的錄像,叫做《美赫巴巴的呼召》;有巴巴擁抱西方男子的精彩場景。我父親甚至評論,那是多么溫馨。這些年來,他反對我移居印度,可現在他好像接納了這個事實,甚至從某些方面開始參與計劃。
???“嗯,如果你要去印度,我剛學會用太陽能煮飯;你可以教他們。”一次他建議道。另一次,他學會了用太陽能凈化水,還為我搜集了更多的相關資料。這是他參與并且接納我的方式,那段時間我和他過得很愉快。我們會一起度過夜晚,那是很溫馨的時光。我們有了父子間真正對彼此的欣賞,我非常珍惜。
????我回到戴維斯沒幾天,繼母就打來電話。“我真不愿告訴你…”她靜靜地說,“…可你父親剛剛去世了。”
????他突發嚴重心臟病。完全是意外。周日他打了高爾夫,次日散步穿過城市,似乎很健康。早上他還和繼母開玩笑,可當她下午回家,見他癱倒在椅上。他設法打電話給醫生,卻只接通電話答錄機;他還掙扎著給她寫了一張美妙的紙條,訴說他多么愛她。她說,當她看到他時,他臉上的表情很美,所以我感覺巴巴去他那兒了,對此我很高興。
????掛電話后,我出來到花園,告訴我朋友達維特(Dawit)我父親去世了。講到一半,我停頓下來,說,“我現在知道了為什么我的簽證還沒到!”稍后,我告訴另一個朋友愷娣(Katie)時,她說,“現在你的簽證要到了。”
????我父親的遺愿是,他去世后,用飛機將他的骨灰撒入海中,因為他熱愛飛行。他死于2月16日,八天后我姐姐和我租了一架1927年的開放式座艙雙翼飛機。我們穿上皮頭盔和護目鏡,帶著他的骨灰甕。我們飛越蒙特利海灣。置身云層中,我想到,在出生與死亡之際,門是微開著的。如果你對之敏感,可以體驗到另一個世界的東西。在空中飛行時,我強烈感覺到巴巴的臨在。也感覺到父親的臨在。我姐姐說她也感覺到某些東西。
????我們越過蒙特利海灣飛了七英里。天氣美好,湛藍海面泛起白色浪花,點綴著翡綠波光。飛出七英里后,飛行員傾斜機身,我們把父親的骨灰撒出去。骨灰撒出的那一刻,我想到,父親正融入神的無限海洋。
????第二天,我接到印度大使館電話,簽證可以取了。簽證蓋章是2月25日,巴巴生日。這就好像是美赫巴巴親自在我護照上蓋了批準章,仿佛在說,“瞧,我在負責。我在照看你。”
????我來到印度是5月20日,美婼1989年回歸巴巴的紀念日。我帶著大花束和蘭花,那是途中在九龍買的。
????在美拉巴德住了近一個月后,一天我到三摩地,安葬巴巴肉身的地方。我在頂拜,腦子里沒有絲毫念頭,此時聽到他說,“你喜歡的話,可以待在這里一直到老,我會照顧你的。”現在我只管不斷地提醒他給我的保證,就說,“是,巴巴,這是我喜歡待的地方。”
????寶講過一個故事,那時他當巴巴的守夜人,那是印度饑荒時期。寶心量大,關心那些受苦群眾。他在報紙上讀到,有個人著手工作,搭廚房做飯,施食給饑民。當晚,寶和巴巴在一起時,他想,“我在這里,啥也沒做,而那人真正在做事幫助民眾。”
????就在那時,巴巴問寶在想什么,寶起初否認他有想法。可巴巴堅持問,最后寶說,“好吧,巴巴,我在想饑荒的事,想到有人給窮饑民施舍食物;他在做真正的工作。”
????巴巴回答,“**你不知道。此人做這工作是為了獲得認可。他想從工作中獲益,而你是在服務我。通過服務我,你是在服務整個宇宙**。”
????當我們和他建立關系,發生的一切就是應該發生的。我們不必憂心解決世上的種種社會弊病,盡管無疑,我們可以做當前面臨的份內小事,那些觸及我們生活的事。他要求我們承擔起世俗責任。他還要求我們,在和他的關系中,過自然的生活。如果我們充分信任他有能力以應有的方式照看諸事,結果會遠勝于我們強迫自己去做自以為應該做的事。懷著那種態度做事往往不管用,即便我們使出渾身解數。我們基本在黑暗中摸索,而美赫巴巴是站在充足的陽光下。他知曉一切。他也做著一切。只要我們把神做著一切的信念付諸實踐,就會體驗到神之手掌管著我們的生活。
????如果我們有幸看到他在司機座位上,就能享受旅程。不過他帶我們乘車,要求我們對他的愉悅保持完全的警覺。他的愉悅是什么?是我們假我的消除,如此我們可以體驗與神合一。在《聽著,人類》一書中,美赫巴巴說,“**完全地信靠神,他將解決你的所有困難。真誠地愛神,他將把自己揭示給你。當你愛時,你的心靈必須深愛,以至你的頭腦都意識不到。當你全心全意誠實地愛神,在這至高的愛的祭壇上犧牲一切,你將證悟內在的至愛**。”
譯自Meher?Baba’s?Next?Wave
原文Bif’s?Story?–Divine?Timing?by?Bif?Soper?
翻譯:Mike?Hong?校對:石灰
- 《美婼》
- 《美婼》序言
- 第一章 最初的一瞥
- 第二章 童年
- 第三章 等待巴巴召喚
- 第四章 第一批女子
- 第五章 在郵局的日子
- 第六章 修愛院年間
- 第七章 納西科
- 第八章 美拉巴德山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上)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中)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下)
- 第十章 新生活
- 第十一章 訪問西方
- 第十二章 德拉敦
- 第十三章 美拉扎德
- 第十四章 永遠在一起
- 曾經如斯【作者:埃瑞奇】
- 你們都聽我說過
- 這件事
- 這件事兒發生在
- 蒙辱與榮耀
- 美赫巴巴時常提
- 神秘學沒有位置
- 他們罵我時,卻在想念我
- 克里希納·奈爾的故事
- 薩洽·莽的故事
- 獨處
- 漿果
- 規則
- 德希穆克
- 愛因斯坦
- 金德
- 古斯塔吉
- 健康
- 不可能
- 基泊爾·辛
- 金錢
- 帕瓦蒂伽
- 巴巴被捕
- 直接回家去
- 無私服務
- 睡眠
- 不可測量
- 美赫巴巴是誰?
- 策略
- 污染海洋
- 要求愛
- 靜心
- 跟隨巴巴旅行
- 古魯帕薩德事件
- 拜度
- 我們應該怎么做?
- 痛苦
- 拋錨在世間
- 巴巴大笑
- 幫助他人
- 業相
- 親密
- 黑伽亞
- 珠寶商與騙子
- 天堂里的宮殿
- 早年
- 秘密
- 憤怒
- 檀香山邂逅
- 取悅巴巴
- 辟爾法如·夏
- 美與丑
- 阿亞茲
- 奎師那瑪司特
- 度內
- 嘉爾·科羅瓦拉
- 機智
- 新生活
- 祈禱文
- 愛池
- 丟失在他的海洋里
- 誠實
- 摩耶
- 克里希納·奈爾
- 是那樣嗎?
- 該怎么做?
- 石板
- 神兄【作者:瑪妮】
- 放風箏
- 莫后拉
- 被遺忘的玩具
- 牛眼糖
- 上帝的小衣服
- 媽母與爸伯
- 他的蓮足
- 圣克魯斯記憶
- 小王冠與便鞋
- 愿您知曉
- 幸運的鴨子
- 漫漫歸家路
- 惟有巴巴是
- 愿望實現
- 還有一年
- 水牛
- 樹屋
- 真正的修女
- 沉默未破
- 最好的朋友
- 來自海洋的邀請
- 上帝的衣櫥
- 神人剪影【作者:伊麗莎白·帕特森】
- 多年前的今天
- 首訪澳大利亞(一)
- 首訪澳大利亞(二)
- 不管你是否跟隨我
- 神秘地精確
- 愛之湖
- 承諾
- 神圣游戲【作者:庫瑪】
- 上帝先生
- 不是善人是神人
- 千萬替我保密
- “我把她搬走!”
- 你必須先走第一步
- 迪娜的故事
- 瑜伽師
- 鞋子與花環
- 尋找,你將被找到
- 什么都不要,你將得到一切!
- 誰是圈子成員?
- 大英帝國的死亡令
- 好的壞的都是我的
- 門徒回憶
- 開始的時候(上)
- 開始的時候(下)
- 《神曰》的寫作
- 在石頭上播種
- 受辱–因禍得福
- 緯露與薩若希
- 讓愛成為唯一的祈求
- 第一次達善
- 大師是怎樣工作的
- 美赫巴巴看電影
- 打井與信心
- 特殊的大師
- 母親與女兒
- 愛給巴巴戴花環
- 巴巴與科學家
- 上帝會照看結果
- 服從之禮物
- 當他接管時
- 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 “你難道不信任我?”
- “讓我永遠伴隨你”
- 愛的呼喚不可思議
- 受苦的另一面
- 在神人身邊長大
- 愛之舞【作者:瑪格麗特·克拉思科】
- 第一個命令
- 幽默的一課
- 第一次跳舞奇遇
- 你永遠贏不了
- 巴黎與馬賽
- 違令—梅瑞迪施
- 一個離開巴巴的人
- 第一次印度之行
- 王后,紅衣主教與郡主
- 戲劇方面的事情
- 第二次跳舞奇遇
- 愛麗絲·索·菲舍
- 鬼魂
- 暗夜
- 鏡子
- 圖表
- 昆廷
- 與神共舞
- 納西科的故事
- 在困難條件下訪問
- 向他臣服【作者:羅妲·阿狄·杜巴希】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夢見至愛【作者:瑪妮·伊朗尼】
- 閉關山的燈火
- 修道院地震
- 夢見至愛1
- 神圣門衛
- 美婼減輕我的負擔
- 上帝的朝廷
- 無雙的隊伍
- 雌鹿也做過
- 上帝的衣櫥1
- “我愛你,我的姐妹”
- 娜芙蒂蒂
- 他們在哪兒?
- 呼拉圈
- 發大水
- 巴巴,請別叫醒我
- 勝利的呼聲
- 我的金魚朋友
- 樹洞
- 最后一個訊息
- 巴巴簡關店
- 沉默
- 我的永恒時刻
- 為王后跳舞
- 看不見的禮物
- 真正的珍寶【作者:魯斯特姆·法拉提】
- 祈禱的秘密
- 神圣意志
- 佯裝生氣
- 通過恨來記住
- 婚姻
- 唯有念記重要
- 生活的熱忱
- 靈性健康
- 儀式教規
- 純潔的愛
- 莫忘目標
- 懷著感情念記
- 美赫巴巴之道
- 羯磨與恩典
- 巴巴獨自做工作
- 說真話講策略
- 控制頭腦
- 靈性訓練
- 和諧
- 死亡
- 化工廠之戰
- 巴巴形體的重要性
- 犧牲
- 神愛
- 經濟大師
- 危機即機會
- 神圣淹沒
- 減速器故事
- 強過你的痛苦
- 無限珍寶
- 和寶吉捉迷藏
- 成與敗
- 消滅自我
- 只依賴巴巴
- 平衡業相
- 三類生活
- 自由與奴役
- 蹈火
- 邀請他的恩典
- 想象實在
- 劍師
- 《真正珍寶》第2輯
- 不斷憶念的禮物
- 巴巴知道什么最好
- 真英雄
- 神圣意志與自由意志
- 成為他的
- 這會把你引向神
- 膽敢要巴巴
- 邀巴巴參與你的弱點
- 放下小事
- 幻相勢力
- 放下執著
- 燃燒的心
- 做出努力
- 猴心
- 心靈這般
- 心會長大
- 真正謙卑
- 巴巴要什么
- 超越對錯
- 血之淚
- 只是服從他
- 沖出幻相
- 神醉
- 巴巴說話時
- 怎樣祈禱
- 生發渴望
- 神名的力量
- 神名能轉化
- 《真正珍寶第3輯》
- 真正珍寶的寫作
- 續書的創作
- 美婼的關愛
- 巴巴救了我
- 懶惰的愛者
- 腦心和諧
- 用憶念戰勝嗔恨
- 持續自如的憶念
- 正確的選擇
- 永遠的伴侶
- 真正的祝福
- 真正的恩典
- 準備的程度
- 生發創造“在”
- 重要的是憶念
- 幸運的瘋人
- 假古魯與垃圾桶
- 完人的作為
- 全能的上帝
- 失去的機會
- 完全的交托
- 碾磨過程
- 重要的是取悅他
- 無上真理
- 巴巴的沉默
- 背叛引向神
- 只要放開手
- 公義與仁慈
- 唯一的守諾者
- 當簾幕拉開
- 蔻詩德最后的日子
- 真愛史詩
- 分離之痛
- 藝術與神在
- 讓頭腦安靜
- 祈禱的力量
- 堅定的信心
- 巴巴為世界受難
- 巴巴的禮物
- 應盡的責任
- 事實與真理
- 滿德里讀心靈
- 一切來自巴巴
- 罩著面紗的神
- 非常體驗
- 榮耀主的工具
- 神的禮物【作者:阿娜瓦絲】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他給予海洋【作者:娜玖·考特沃】
- 前言-
- 父親夢想成真
- 美拉巴德山上的生活
- 巴巴,我們的大爹
- 他的陪伴甘露
- 服從的教訓
- 接受他的意愿
- 守夜—父親的不可能任務
- 我的西方巴巴家庭
- 惟有您是我的神
- 神永不死
- 美婼與至愛團聚
- 內在力量之禮物
- 后記 畢生的撒晤斯
- 努力與恩典【作者:達文·肖】
- 努力與恩典 序言
- 第1章 神圣至愛
- 第2章 美赫巴巴的工程
- 第3章 大師幫助
- 第4章 面紗制造機
- 第5章 溶化面紗
- 第6章 凈化心靈
- 第7章 改變價值
- 第8章 改變焦點
- 第9章 交出一切
- 第10章 表現方式
- 第11章 改變范式
- 第12章 保持靈性流動
- 第13章 殲滅虛妄
- 第14章 重新編程
- 第15章 消除煩惱
- 恩典的雨露
- 他也是可憐的羅亞斯德!
- 巴巴腳前的一束花
- 有幽默色彩的秘密禮物
- 超出了理解的慈悲
- 關心、寬恕與慈悲
- 巴巴的捉迷藏游戲
- 全知遍在的至古者
- “一定是瘋了!”
- 在巴巴的愛里無憂無慮
- “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以某種方式!”
- 重溫耶穌的臨在
- 認出卻又忽視
- 在他的看不見的手中
- 跳起比根舞
- 一個夢與兩只鞋
- 活出眾生一體真理【作者:克雷格·伊恩·拉夫】
- 愛的見證
- 關于穆罕默德瑪司特
- 努力見到我的本來面目
- “做我的活花環”
- “你怎么這么久才來?”
- 全知者美赫巴巴
- “我是愛之洋”
- 神奇的達善
- 革命者成為巴巴愛者
- 巴巴回應了我的祈禱
- 到至愛足前的旅程
- 他給予愛的擁抱
- 一個無神論者的神愛證明
- 蔻詩德的內視
- 用歌聲榮耀主
- 與神的約會
- 遇見美赫巴巴
- 紅心之王
- 收獲他的恩典
- 首次見美赫巴巴
- 愛——心靈的語言
- 巴巴的全知
- 白血球
- 臣服于美赫巴巴
- 平衡與凈化
- 阿瓦塔式巧合
- 輝光
- 娜迪亞·沃琳絲卡的靈性轉化
- 確立對巴巴的愛
- 美赫免費診所
- 美赫學校
- 馬杜蘇丹的故事
- 交談
- 不為什么
- 同喚醒者交談
- 回到中心
- 自我痼疾
- 放大權威
- 滿德里
- 埃瑞奇
- 阿迪
- 帕椎
- 普利得
- 滿德里為何受苦?
- 女門徒的角色
- 寶加入巴巴的故事
- 弟弟佳爾的故事
- 美婼-美赫,美婼-美赫
- 佳露和谷露【作者:嘉娜克】
- 佳露和谷露(1)
- 佳露和谷露(2)
- 佳露和谷露(3)
- 佳露和谷露(4)
- 愛者故事
- 毛拉巴巴之墓
- 在瑞什可什遙見閉關山
- 比利的故事
- 瑜伽,瑜伽師和圣人
- 弟子準備好
- 誰是巴巴愛者?
- 巴巴寇斯若
- 教導的時刻
- 巴巴幫我們改掉惡習
- 戰爭結束了
- 孰能無過
- 埃斯潘迪亞
- 比夫的故事:神圣時機
- 唐娜林的巴巴故事
- 心懷巴巴離世
- 在印度遇見奇異博士
- 保羅·柯瑪的故事
- 從佛陀到美赫巴巴
- 巴巴在中國
- 美赫巴巴訪問上海和南京
- 《語錄》的翻譯與其他
- 美拉巴德日記(一)
- 美拉巴德日記(二)
- 美拉巴德日記(三)
- 巴巴生日快樂!(1894年2月25日)
- 給美婼美赫的詩
- 美拉巴德日記(四)
- 美拉巴德日記(五)
- 美拉巴德日記(六)
- 美拉巴德日記(七)
- 愛者眼睛里的至愛
- 永恒者
- 三摩地的守護者
- “阿瓦塔之寓”之旅
- 巴巴紀念日之旅點滴
- 羅珊
- 美赫就是神
- 巴巴,生日快樂。
- 讀書摘錄
- 朝圣路上的心得
- 阿瓦塔的酒店
- 回憶印度的人和事
- 朝圣分享
- 朝圣隨筆
- admin的美赫巴巴朝圣之旅
- 朝圣初旅
- 朝圣者之聲
- 愛的朝圣
- 愛的朝聖
- 美赫文問答錄
- 海瑟講故事
- 安醫生的故事
- 美赫納施講故事
- 朝圣感觸
- 關于神名“呼”
- 一百零一個神名
- 20年后,我找到了夢中故地
- 為什么過去我一直不敢說自己是美赫巴巴的弟子
- 朝圣美赫巴巴三摩地之后
- 高速路上的生死日志
- 相信,就會看見(上)
- 相信,就會看見(中)
- 相信,就會看見(下)
- 相信,就會看見(后記)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為自身靈性自由而工作
- 為人類靈性自由而工作
- 靈性認識導向靈性自由
- 怎樣通過直覺服務
- 怎樣通過靈性認識服務
- 通過靈性認識明智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