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第一批女子** ?
**1924年5月-1924年底** ?

〔在1924年5月,美婼和她母親朵拉特麥最初來美拉巴德,跟巴巴一起生活,她們把富有舒適的生活拋在身后:大房宅,眾多的仆人。她們走進的生活極為簡樸。她們經常為很多人做飯,清潔自己的居所,穿著棉布紗麗,住在條件最基本的房間里。〕
我們是最早來美拉巴德居住的女子。之前巴巴從沒讓女性在那里住過,我們卻在美拉巴德住了大約十五天,給巴巴做飯,也為滿德里做飯。我母親、我和巴巴的姨母朵拉姨媽住在洗浴房,從郵局穿過馬路就到了,是如今下美拉巴德的主房子對面的小農舍所在的地方。洗浴房現在已經不在那里了。洗浴房是兩個很宜人、干凈且相當大的房間,中間有一個拱門,是英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那時在美拉巴德有一支軍訓營。它們一點兒不像普通的洗浴房,它們很大,可供很多人同時洗澡。
當我們剛到時,巴巴在剛建成的阿格拉庫提(Agra?Kuti)屋子里閉關。后來那間神圣的小屋被重新命名為“小屋”(Jhopdi)。滿德里住在鐵路旁的郵局里。
有一天我看到巴巴從郵局穿過田野走來。他可愛的頭發,金棕色的發梢,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他穿著黑色的卡木里(Kamli)棉襖,1924年它還沒有補丁。我正在房間外面洗一些用具,因為那時在美拉巴德我們沒有自來水,只有一只帶水龍頭的木桶。納瓦斯,一位滿德里,從井里打水把它裝滿。我見巴巴來了,馬上跑進屋子告訴我母親:“巴巴來了,巴巴來了!洗手收拾一下。”
那是在早上,我母親和朵拉姨媽正在為巴巴和滿德里做飯。巴巴進來對她們說他和滿德里們都喜歡吃她們做的飯,并讓她們第二天多準備兩個人的飯,早點送到郵局。也許魯斯特姆和阿迪要從阿美納伽來一天。
然后巴巴轉身問我:“你平時做什么?”我回答:“巴巴,什么事情需要做我就做什么。我清理火爐,掃地,剝蒜,洗米和扁豆,巴巴,我還洗盤子。”
巴巴說:“很好,我很高興。那是在服務我。”說完這幾句,巴巴就離開了!那時他從來不跟我長談。
后來有一天晚上,我們點亮燈籠后,聽到擊鼓聲。在那些日子里,日落時一切都非常安靜,我們能聽到最輕微的聲音。我們被鼓聲吸引,意識到是巴巴在郵局擊鼓。朵拉姨媽說:“聽!巴巴還在唱歌。”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巴巴唱歌,并且親自擊鼓伴奏。大家說:“我們去聽巴巴唱歌!滿德里在那兒,我們為什么不能也去那兒!”于是我們稍作整理,穿過馬路和田野,來到郵局。
我們到時,巴巴正在唱歌,聲音優美。我們很安靜地走進去坐下,沒有打擾他。巴巴的滿德里全都坐在他的一邊,他仍在唱,非常優美地唱出高音。
等到合唱時,巴巴突然停下來,指著我問:“你在想什么?”我大吃一驚。我沒想到巴巴會問我的想法,不得不大聲說出自己在想什么,是很尷尬的事情。
幸運地是,那時我只是在想著巴巴,我在羨慕他的手指,心想他的手指擊鼓時是多么可愛呀。在防風燈下,巴巴的手指看起來非常優美。
于是我用古吉拉特語說:“巴巴,我在看您的手,它們擊鼓時真美!你有一雙可愛的手。”
我說這些時感到很害羞,但是我不得不說出我的真實想法,我不能撒謊。巴巴看了一下他的手,好像他以前從沒見過它們似的,只是點點頭,便繼續擊鼓唱歌。但是巴巴很高興,因為我只是在想著他。男滿德里在房間的另一邊圍坐著,我會很容易看看他們是誰,但是我甚至沒有瞥他們一眼,我只看著巴巴。
所以那也許是我讓巴巴高興的一次。跟巴巴在一起很不容易,你無論想什么他都知道。
1924年5月底,巴巴來到我們的房間,對我們說他將離開美拉巴德去孟買,之后去基達(Quetta),讓我們幾天后去與他會合。他那次向我們的房子走來時,還是那么美。巴巴說他將在小蔻詩德的父母家,伊朗尼大廈(Irani?Mansions)住幾天,我們應該在他離開孟買去基達時去那里,這樣房子就可以空出來給我們住。馬薩吉(Masaji,彭度和娜佳的父親,巴巴的姨夫)、魯斯特姆和古斯塔吉將同我們一起旅行并照料我們。
我記得我們在孟買的幾天,魯斯特姆駕著敞蓬車帶我們兜風。那是我唯一的一次坐這種車,我很喜歡。古斯塔吉帶我們去劇院看戲,那一定是我第一次在時髦的場合戴著麻紗巴努(matha?banu)。麻紗巴努是一種白色的穆斯林頭巾,從前所有的瑣羅亞斯德婦女都戴著它。但在那些日子里,只有老年和舊式的婦女還在戴。她們戴頭巾時會露出幾寸頭發,但巴巴卻要我們往下蓋在額頭上,一點兒頭發都不露。巴巴對我們說:“你們只有戴著麻紗巴努,才能跟我呆在一起,一絲頭發都不要露出來。”只要巴巴讓我們和他在一起,我們并不在意表面的形象。
因此我們戴著這些麻紗巴努去劇院。后來在同一年我戴著頭巾去參加了薩如希(Sarosh)的姐姐莫塔(Mota)的婚禮。她嫁給了我父親的一個遠房親戚,所有的客人都穿得時髦優雅。幾年后我還戴著頭巾去參加了巴巴的生日慶祝。我們看起來像老婦人,但我不在意人們怎么想。我只關心巴巴怎么想,我是否在服從他。這種頭巾我戴了很長時間,也許有九年或十年。
從孟買我們去了基達。
我們于1924年6月從孟買到達基達。我記得在基達我們有很多人和巴巴在一起:大蔻詩德(巴巴的哥哥嘉姆希德Jamshed的妻子)、娜佳、我、我母親、顧麥、巴巴的姨母朵拉姨媽和一些男滿德里。我們大家都住在一所租來的房子里,緊鄰著高荷(Goher)和凱悌(Katie)父母的房子。巴巴和男滿德里住在我們房子對面,穿過樓梯平臺就到了。
有一天早上巴巴叫我們拿著自己的盤子去他那里,所以我們都穿過走廊到滿德里的房間,巴巴在那里給我們分發水果。巴巴給我們每個人一大份各種水果,一種白色無籽葡萄給得特別多。他還告訴我們把他給我們的水果都吃完,因為是他親手給的。我們很高興直接從巴巴手里接受這些水果。
我們把盤子帶回房間,開始吃葡萄。它們是那么甜蜜美味!但是它們太甜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的嗓子開始疼,可還剩下很多。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但是我們必須一次吃完全部的葡萄,還有其它水果。我們走上陽臺,望著馬路;那時巴巴不怎么嚴格,他不在意我們在那兒。通過注意偶爾經過的馬車和行人,我們努力忘記喉嚨并吃完水果,我們真的吃完了。
第二天巴巴穿過平臺到我們的房間。他站在門口,頭發披下來,顯得非常美。巴巴剛洗完澡,穿著干凈的白色長袍和拖鞋。他很優美地走進來。我們房間里沒有一件家具,只有一張地毯,為巴巴準備的一個小坐墊和靠墊。巴巴走到我們房間,背靠著靠墊坐在坐墊上,顧麥為他梳頭。
后來有一天巴巴對娜佳、大蔻詩德和我說:“過來女孩們,帶上紙和筆,坐下。”我們拿著紙和鉛筆坐在巴巴面前,巴巴問:“你們念什么祈禱文?”
我們告訴他,“我們的圣線(sacred?thread)祈禱文,巴巴。”巴巴知道這個祈禱文只用五分鐘就說完了。
“什么!”巴巴說:“你們只給神五分鐘的時間!你們整天地吃飯、說話、洗衣、清掃和娛樂。你們整天都在照看自己,只留出五分鐘時間去記念神與贊美神?那不夠。我將給你們口述一個祈禱文,你們把它寫下來!”
我是在修女學校受的教育,在那里我們學寫英文,不是古吉拉特語。雖然我能流利地說古吉拉特語,但卻寫得很慢。不過我開始寫,巴巴用了大約五分鐘時間口述禱文。
他結束后,拿過大蔻詩德的本子,看她是否正確地寫下禱文。巴巴更正后還給她。然后他拿過娜佳的,改了還給她。
輪到我了,而我還在費力地寫第一行。巴巴看了看我的本子說:“你只寫了一行,為什么?”
我回答:“巴巴,我很少練習寫古吉拉特語。我上的是修女學校,不是帕西學校,在那之前我學了很短一段時間古吉拉特語。這些年我從來沒有練習寫過。”
巴巴滿面笑容,他說:“好吧,把你的鉛筆給我。”他拿過我的鉛筆,為我寫下了整篇禱文。我很高興不會寫古吉拉特語,因為我現在有了巴巴親手寫的祈禱文。
這是一篇很美的波斯禱文,叫做“末那加特(Monajat)”。巴巴孩提時代在父母家里時,他每天早上很早起來,用優美的聲音與他父母一起唱頌這篇禱文。聽巴巴的聲音唱這篇美麗的禱文,一定是很美好的吧。
在基達時,我們在臥室隔壁的房間用飯,我們的箱子也存放在那里。我曾經提到,我們沒有家具,因此這個大飯鍋被端進來,放在巴巴前面的地上。巴巴喜歡給人盛飯并看著大家吃。他會用大勺敲著飯鍋說:“快來。”滿德里都把盤子遞給巴巴。他先給他們盛飯。他們離開房間,接下來是年長的婦女們,我們這些年輕女孩子跟在后面。大蔻詩德和娜佳會在我前面,所以我總是最后一個。
一天巴巴對我很不高興,他從我手里接過盤子扔出門外,盤子“梆”地一聲落在我們住的一樓平臺上(在美國這是二層樓的平臺)。我嚇得不知道該做什么。
這時有人把一只盤子塞在我手里,低聲說:“把這個遞給巴巴。”于是我把盤子遞給巴巴。巴巴給我盛了飯并對我說:“下次你不要最后一個來。你每天都是最后一個。保證再也不要最后一個來了。”因此我盡最大努力不做最后一個。這是另一項命令。
巴巴盛飯時,有時給我們很大的一份。“不,巴巴,太多了。”我們會告訴他。“不,”巴巴會回答說:“你們必須吃完,一點兒都不能浪費。我把它給了你們,所以你們必須全部吃掉!”
“是,巴巴。”我們說,然后坐在另一個房間里吃啊吃啊。最后我們一口都咽不下了,我們吃得太多了,但不得不吃完。
幾天后巴巴來我們房間說:“今天我們要出門;準備好四點出發。”所以在下午四點我們都在樓下。
巴巴和男滿德里,還有兩個年長婦女,坐進一輛小型面包車,那是高荷和凱悌的父親魯西珀伯(Rusipop)為巴巴安排的。我們女孩子和其她的年長婦女乘坐另一輛小些的汽車。
我們開出基達,駛過遠處一些可愛的禿山。巴巴選了最高的那座山,讓車停在那里,他開始爬山。他穿著拖鞋,我無法想像他穿著它們怎么爬山。然而他卻爬得特別快,連滿德里都跟不上他。他們手腳并用吃力地爬著,而巴巴卻異常敏捷地攀登著光禿多石的一面。大約在半路,巴巴停下來,坐在一塊石頭上。這時魯西珀伯的弟弟給他拍了張快照,魯西珀伯的弟弟總是帶著照相機。巴巴獨自坐在山腰,非常可愛。
他們下來時,太陽正在落山。巴巴從山上下來,說我們要直接從布魯斯路回魯西珀伯家。年長的婦女和男滿德里坐進小面包車,留下我們三個女孩和巴巴坐第二輛車。巴巴轉向為我們開車的魯斯特姆說:“記住我們來時的路,這樣我們就會知道走哪條路回去。我們將走同一條路回去。”載著男滿德里的面包車開走了,轉了個彎兒,隨即消失在視線中。巴巴叫我們:“你們站在那里做什么?快過來上車。”
巴巴和魯斯特姆坐在小汽車的前排,我們女孩坐在后座。我們出發時太陽已下山,魯斯特姆記不清路了。小面包車已經不見蹤影,魯斯特姆走錯了路,結果我們離基達越來越遠。
巴巴對他說:“問你看到的第一個人去布魯斯路的路。”但有一段時間我們一個人也看不到,于是我們一直開車轉來轉去,越來越迷路。我們女孩很高興迷路。我們跟巴巴一起乘車,所以并不關心要多久才能找到路。只要巴巴和我們在一起,就算整夜開車轉悠我們也不會在意。
最后,我們遇到了一個為我們指路的人,終于找到了布魯斯路。不過我們很享受這次迷路,可以跟巴巴一起坐這么長的車。
從基達我們去卡拉奇(Karachi)做短期逗留,我記得在那兒觀看巴巴打板球。1924年7月底,我們回到孟買。我們又一次住進小蔻詩德父母在達達爾的伊朗尼大廈。它是一所很漂亮的位于二樓的公寓,有一個大客廳,兩個帶獨立衛生間的臥室,一個很大的廚房和兩個陽臺。巴巴住在客廳,我想男滿德里也住在同一個房間里。我不敢肯定,因為我們很少去那個房間。我們女孩子住在一間臥室里。
巴巴的飯菜由和我們在一起的年長婦女來做:朵拉姨媽、我母親朵拉特麥和小蔻詩德的母親蘇娜姨媽。由于巴巴從來不吃早餐,只是在破曉時分喝一杯淡茶,所以他很早就會感到餓。因此她們在九點時就趕忙準備他的豆糊、米飯和辣醬。
過了些日子我和小蔻詩德商量說:“她們能為巴巴做飯多好呀,為什么我們不試著給他做些他愛吃的東西?可我們做什么呢?”那時我們真的不會做飯,但是我們想起一種叫都德-帕克普瑞(dudh-pak?puri)的甜食,我們略微知道一些。于是決定做這個。
普瑞類似于用黃油和面粉做的油炸小點心,我們決定用粗粒小麥粉來做,這可以使它很松軟。要把小麥搗成很細的粉很費時間,但是它們很松軟可口。
于是我們做了普瑞,結果做得不錯。我們對自己很滿意,然后開始做都德-帕克,它像是用牛奶、糖、肉豆蔻和豆蔻制成的蛋奶。我們把牛奶放在火上,但送牛奶的人一定是往牛奶里加了水,因為它并沒變稠。
這時巴巴問飯準備好沒有!年長的婦女把他的米飯和豆糊送進去。此時我們很著急。
我對蔻詩德說:“巴巴吃得很快,他五六分鐘就吃完了。它不會做好的。噢,我們該怎么辦?”于是我們決定用小麥粉把牛奶變稠。我們往牛奶里放了一勺,攪拌后它確實濃縮得很好。巴巴的空盤子被拿回廚房,我們沖進去,一人端著普瑞,一個端著都德-帕克,把它們放在巴巴面前。
“這是什么?”他問道。
我們回答:“是都德-帕克普瑞,巴巴。我們希望你會喜歡。”我們噠噠跑回廚房,感到相當自豪。
隨后一聲大吼從巴巴那里傳來:“把做這個都德-帕克普瑞的女孩子叫來!”我們有點害怕,因為聽起來巴巴不是很高興,但我們走出去,站在巴巴面前。巴巴說:“你們做了什么?這是什么?”
我們回答:“巴巴,那是都德-帕克普瑞。”
“都德-帕克普瑞!”巴巴說:“你們嘗過都德-帕克普瑞嗎?這不是都德-帕克,這是給病號的食物,我沒有生病!”
我們能說什么呢?我們只是站在那兒。我們不再感到驕傲了,反而垂頭喪氣。之后,為了不讓我們難過,巴巴確實吃了一些,并讓我們拿著他用過的盤子回廚房。
過了一會兒,巴巴叫廚房里的女孩們過來,于是大蔻詩德、小蔻詩德、娜佳和我都過去了。
“把都德-帕克普瑞忘了,”他對我們說:“味道不錯,我也吃過了,別再為它煩惱了。”
巴巴旁邊有一個裝滿汽水的籃子。他叫我們每人拿一瓶自己喜歡的去喝,但他沒讓我們離開房間,所以我們不得不站在房間里從瓶子里喝。
那時候瓶口不是用蓋子,而是用玻璃子蓋在瓶口防止跑氣。這些飲料很容易發出滋滋聲。你一打開瓶子它就“滋滋滋,滋滋滋”地響。因為滿德里們在那兒,我們感到很忸怩害羞,我們一邊對著瓶子喝,一邊試圖躲藏。
突然整個情景讓我感到很滑稽。開始是做都德-帕克失敗,而現在我們試圖喝滋滋作響的汽水。我想笑,但笑的不是時候,反而噎住,開始咳嗽。
巴巴轉過來問:“你在做什么?”
“我噎住了,巴巴。”我答道。
“那就去廚房,在那兒喝完你們的飲料!”他說。因為出洋相,我們被送回廚房,我們很高興在那兒,并且安靜地喝完飲料,沒有人看著。
就這樣巴巴給我們飲料,與我們和好。他留心不讓我們因自己做的可笑的都德-帕克普瑞而沮喪。
第二天巴巴問我們:“你們知道怎么做土豆餅嗎?”
“不太知道,巴巴。”我們回答說:“但我們會試試!”
他說:“不,你們應該知道怎樣做得好。我來教你們。先煮些土豆,然后剝皮。把少許的姜、蒜和青辣椒放在一起磨碎,再切碎一些新鮮芫荽。我九點鐘來教你們怎么做。”
我們非常高興!我們完全按照巴巴所說的,把配料準備好。
巴巴來后,讓我們把土豆搗爛,然后對我們說:“現在加一點鹽,把全部配料混合在一起。”巴巴親自和我們一起攪拌。之后巴巴拿起一小塊兒,放在手里拍成形,給它覆上一層粗粒小麥粉。他示范給我們怎樣把小餅做成圓形或橢圓形,怎樣煎炸。他顯得那么甜美,對所做的工作專心致志。
隨后巴巴離開了,我們繼續為他的午餐做土豆餅。這次我們感到很高興,巴巴已經教給我們怎樣做。我們把混合料拍成小餅并炸好,給巴巴端過去。巴巴很喜歡這些小餅,他告訴我們它們非常好吃。巴巴很喜歡土豆餅,他還教我們如何做好,真是可愛!
〔1924年8月初,巴巴把他的大部分滿德里送回各自的家,把美婼和她母親送到阿美納伽的庫希如大院。之后巴巴只帶了幾個男滿德里,包括古斯塔吉和帕椎,在印度四處旅行,直到9月中旬。這對巴巴和跟隨他的滿德里來說,是一次非常艱巨的旅行。1924年9月中旬,巴巴回到孟買的伊朗尼大廈,這一年余下的時間他往返于孟買和美拉巴德之間。接近1924年底時,巴巴又回到美拉巴德,他讓美婼、朵拉特麥、娜佳、小蔻詩德和大蔻詩德搬進那里的郵局。朵拉姨媽也經常來郵局小住。〕
巴巴在1924年8月初離開孟買,在印度的不同地區旅行,做他的工作。那時我們為了跟隨巴巴而永遠地離開了普納,所以他把我們送到庫希如大院。因為那個期間巴巴僅僅來美拉巴德做短暫停留,所以我們不能住在那兒。巴巴告訴我們,等他在美拉巴德定居,開始在那里的活動時,就會叫我們來和他共同生活。
小蔻詩德后來也到庫希如大院和我們一起住,在那兒我與她和朵蕾(Dolly,阿迪的妹妹)合住一間很漂亮的屋子。我母親住在我們隔壁墻角的小房間。我們的房間里沒有家具,但我們知道巴巴在美拉巴德時睡在地板上,所以我們很高興也睡在我們房間的地板上。
一天巴巴為某些工作離開后又返回美拉巴德,他叫我們很多人從阿美納伽去美拉巴德接受他的達善。我們都很高興。載滿人的幾輛私人馬車從阿美納伽出發,我們的車由蘇非拉著,就是幾年前我母親為我買的那匹馬。
那時候,去美拉巴德的路非常非常安靜,一點兒不像現在到處冒出工廠和房子。沿路有可愛的樹木,可是現在很多都已被砍伐了,乘馬車去美拉巴德的一路上,鄉村的風光很美。因為我們要去巴巴那兒,所以一切都讓我們心曠神怡。
當我們接近美拉巴德時,看見巴巴正站在郵局的陽臺上。從遠處看,巴巴穿著白色的長袍,頭發松開來,顯得很可愛。我們看到巴巴正向我們張望,又見到他的美好感覺使我們很激動。
我們都下了馬車,朝站在陽臺上的巴巴走去。我們得到巴巴的達善,然后女孩們坐在巴巴一邊,年長婦女坐在另一邊。巴巴和年長婦女們聊了一會兒,便轉向我們女孩問:“你們在庫希如大院整天都做些什么?”有很多人住在庫希如大院,巴巴想知道我們是不是把時間花在閑聊上。
“巴巴,”我們回答說:“我們不跟人交際,呆在房間里寫字、縫紉、洗衣服。空余時小蔻詩德給我們講大師之家的故事,那時她經常去那兒拜訪您。”
“好,”巴巴說:“但是現在我希望你們用古吉拉特語在紙上寫耶茲單的名字,字要寫得很小很小,一天寫一個小時。”耶茲單是瑣羅亞斯德教中上帝的名字。
然后巴巴告訴我們:“你們每天要靜心半小時,用瑣羅亞斯德或我的相片,把注意力集中在上面,想著照片。走神了也不要擔心。頭腦就是這樣飄忽不定,只要把它帶回來,再集中在照片上就可以了。”我們的思想總是分散,巴巴用這個辦法教給我們怎樣專注,怎樣想該想的事情。從巴巴那里得到這個美好的命令,我們非常高興。
我們回庫希如大院的路上,蘇非制造了一件很好笑的事件。小蔻詩德和我坐在馬車的后排。這個座位是朝向后面的,因此當我們離開時,我面向美拉巴德,我腳下有一個鋪蓋卷。我不知道事情是怎樣發生的,也許我彎腰阻止鋪蓋卷掉下去,但我們剛出發,我就突然飛出馬車摔在地上。每個人都吃了一驚!他們很快停下馬車,但我那時很年輕,我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跑回馬車爬進去。幸運的是我沒有受傷,我覺得這很好笑,雖然蘇非很勇猛,但我騎乘時從沒摔下來過,可我坐他拉的車卻掉了下來!
回到家后,我們要來寫字本和鉛筆。每天早上我們坐在房間里各自的角落里,這樣就不會互相打擾,然后對著巴巴俊美的照片靜心半小時。休息一會兒后,我們回到自己的角落,每人寫一個小時的神名“耶茲單”。看巴巴的照片的感覺很美好,然后寫上帝的名字。巴巴就是這樣教我們集中精力與靜心的,加上其余的工作,這讓我們很忙。
巴巴后來讓我們把寫了很多遍“耶茲單”的紙張切割成小片,每片上面寫著一個“耶茲單”。有成千上萬個這樣的小紙片。巴巴對我們說,他想把這些紙片混入小麥粉做成小球,把這些小球扔進海里喂魚。他說這將對魚有好處,但是有太多的工作要做,這些紙片從沒被做成小球。
巴巴再次離開了美拉巴德,他回來后,又送口信讓我們去美拉巴德。我們問候他以后,他詢問大家寫字和靜心的情況。“我們很喜歡,巴巴。”我們回答說。然后巴巴告訴我們:“現在我想讓你們為阿冉崗的村民做襯衫。”我們很高興,為得到巴巴的另一個命令而感到重要與自豪。
我母親指導我們。她買來做襯衫的布料,還有一個大地毯,鋪在我們房間的地板上,我們坐在上面做活兒。我母親裁剪出不同尺寸的襯衫,以適合從小孩到成年人穿,我們女孩縫紉。我們有三臺縫紉機,有手動的和腳踏的兩種類型,分別放在房間的不同角落里。我從來不喜歡縫紉,但我盡了最大努力。
就這樣我們在每天早上做個人的功課——對著巴巴的照片靜心,寫“耶茲單”。每天下午我們縫襯衫,巴巴讓我們的頭腦完全被占據。
當巴巴再次回美拉巴德時,我們去看他,巴巴問我們縫紉進行得怎么樣,做了多少襯衫。我們回答說:“噢,巴巴,做好多件了,大概兩打。”
他說:“只有兩打?那不夠!你們必須多做些。”
“是,巴巴。”我們回答。回到阿美納伽后,我們的縫紉速度越來越快。后來巴巴來阿美納伽時,又問襯衫準備好沒有,當我們告訴他大概五十件時,巴巴說:“很好,但我還需要更多件。這些不夠給村民的。”于是我們開始互相比賽,縫紉得非常非常快。當巴巴又回到美拉巴德時,我們已經完成了一百多件。他說:“現在這個數目夠了。”
巴巴隨后讓我母親買普如薩德(prasad),我母親買了一大麻袋出若(chura)——混合著干花生、雛豆和爆大米花的食物。這些出若將同襯衫一起分發給村里的窮人。巴巴總是喜歡給普如薩德,它是村民們珍惜的東西。隨后我們將襯衫捆起來,把它跟出若麻袋一起,用牛車送到美拉巴德。
我們在下午到達美拉巴德。巴巴坐在郵局的陽臺上演奏多拉克(dholak)——一種圓柱狀的鼓,并唱著優美動聽的巴贊(bhajan,印度教祈禱歌——譯者注)。整個阿冉崗的村民們都在那兒:不只是男人,還有婦女們,帶著小孩。巴巴看到我們,對我們說:“坐下等到我唱完這首歌。”我們坐在他身后的陽臺上,聽他唱歌。那是一首圖格拉姆(Tukaram)巴贊,我記不清是哪一首了,大概是有這些歌詞的那首:
“我有什么引以為傲的東西可獻給他?
我把自己渺小的生命放在他的腳下嗎?
即使這樣都不足以臣服于他。”
村民們喜歡聽巴巴唱歌,他的嗓音非常可愛動聽,音調非常優美。
隨后巴巴轉過身,讓帕椎打開普如薩德麻袋,并讓我們解開襯衫捆,所有的村民都在那兒從巴巴手里接受普如薩德。巴巴坐在陽臺上,顯得非常高興,他叫一個坐在母親懷里的孩子過來,拉著他的手撫摸一下,然后給他一件折疊整齊的襯衫,上面放著出若。這個孩子也很高興,有漂亮的新襯衫穿,還有普如薩德吃。所有的小孩子都拿到了自己的一份,然后是大點兒的孩子,最后是男人們。
巴巴給那么多的普如薩德,小孩子手里的出若都落到地上。巴巴總是慷慨地給予,用兩只手給,他是那么大方。巴巴喜歡看另一個人吃。他喜歡給人食物。
因此村民們很高興,當巴巴讓他們離開時,孩子們都興奮地又笑又叫,一邊吃著他們的普如薩德。那真是一個美好的場面。
巴巴轉向我母親說:“看他們有多高興啊!看到他們這樣快樂,你不感到快樂嗎?”
我母親回答說:“是,是的,巴巴。看到他們快樂,真好。”
巴巴說:“看到別人快樂,我總是感到快樂。我今天很快樂。”
之后巴巴說幾天后我們可以過來和他永遠在一起了!我們也非常非常地快樂!
要搬到美拉巴德了,我們很興奮,返回阿美納伽準備搬遷。現在快到1924年底了,小蔻詩德對我說:“我們要去美拉巴德和巴巴在一起,巴巴喜歡睡在地板上。你知道他像個苦行僧。我們也應該像那樣,不能太舒適,巴巴會贊許這個。我們必須放棄某個東西,我們要放棄什么呢?讓我們停止睡枕頭吧。”
“好吧,”我說:“是的,去巴巴那里之前,這樣做會非常好的。”
我們已經在地板上睡了,現在我們開始不用枕頭睡覺。幸運地是,我可以沒有枕頭睡著,但我感到頭下的地板非常硬。
巴巴叫我們住在美拉巴德的郵局里。終于和巴巴在一起了,我們感到非常幸福。我們一邊說:“你用這個角落,我用這個角落”,一邊開始鋪床,并打開行李箱。
巴巴走進房間,問道:“你們有足夠的被褥嗎?誰都不能在這里生病。”
“是的,巴巴。”我們回答說。
“讓我看看。”巴巴說。巴巴知道有某樣必要的東西不見了。我們打開鋪蓋給他看,巴巴看著我們的鋪蓋說:“你們的枕頭在哪兒?”
“巴巴,”我們回答說:“我們不用枕頭。”
“什么!”巴巴叫道:“你們為什么不用枕頭?”他看起來一點兒都不高興。
我們不知道說什么。我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們以為巴巴會對我們滿意的。那時候我們真的很傻。我們想取悅巴巴,可這一點都不讓他高興。
我不想說這是小蔻詩德的主意。小蔻詩德和我互相看了看,說:“巴巴,我們不需要枕頭。”
巴巴說:“你們如果住在這里,就要用枕頭,保持身體健康。我們缺醫少藥。你們要睡好并照顧好身體,不然你們都直接回阿美納伽去。”
“不,巴巴,求求您。”我們懇求說。
“好吧,”巴巴說:“今晚你們要用枕頭睡覺。”
因此巴巴叫人從阿美納伽送來枕頭,再次得到它真是不錯。我發現巴巴不喜歡這種荒唐的東西。我們企圖當苦行僧,但你必須在內心做個苦行僧。
翻譯:美赫鋒???????校對:田心?麗紗
- 《美婼》
- 《美婼》序言
- 第一章 最初的一瞥
- 第二章 童年
- 第三章 等待巴巴召喚
- 第四章 第一批女子
- 第五章 在郵局的日子
- 第六章 修愛院年間
- 第七章 納西科
- 第八章 美拉巴德山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上)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中)
- 第九章 總是在遷移(下)
- 第十章 新生活
- 第十一章 訪問西方
- 第十二章 德拉敦
- 第十三章 美拉扎德
- 第十四章 永遠在一起
- 曾經如斯【作者:埃瑞奇】
- 你們都聽我說過
- 這件事
- 這件事兒發生在
- 蒙辱與榮耀
- 美赫巴巴時常提
- 神秘學沒有位置
- 他們罵我時,卻在想念我
- 克里希納·奈爾的故事
- 薩洽·莽的故事
- 獨處
- 漿果
- 規則
- 德希穆克
- 愛因斯坦
- 金德
- 古斯塔吉
- 健康
- 不可能
- 基泊爾·辛
- 金錢
- 帕瓦蒂伽
- 巴巴被捕
- 直接回家去
- 無私服務
- 睡眠
- 不可測量
- 美赫巴巴是誰?
- 策略
- 污染海洋
- 要求愛
- 靜心
- 跟隨巴巴旅行
- 古魯帕薩德事件
- 拜度
- 我們應該怎么做?
- 痛苦
- 拋錨在世間
- 巴巴大笑
- 幫助他人
- 業相
- 親密
- 黑伽亞
- 珠寶商與騙子
- 天堂里的宮殿
- 早年
- 秘密
- 憤怒
- 檀香山邂逅
- 取悅巴巴
- 辟爾法如·夏
- 美與丑
- 阿亞茲
- 奎師那瑪司特
- 度內
- 嘉爾·科羅瓦拉
- 機智
- 新生活
- 祈禱文
- 愛池
- 丟失在他的海洋里
- 誠實
- 摩耶
- 克里希納·奈爾
- 是那樣嗎?
- 該怎么做?
- 石板
- 神兄【作者:瑪妮】
- 放風箏
- 莫后拉
- 被遺忘的玩具
- 牛眼糖
- 上帝的小衣服
- 媽母與爸伯
- 他的蓮足
- 圣克魯斯記憶
- 小王冠與便鞋
- 愿您知曉
- 幸運的鴨子
- 漫漫歸家路
- 惟有巴巴是
- 愿望實現
- 還有一年
- 水牛
- 樹屋
- 真正的修女
- 沉默未破
- 最好的朋友
- 來自海洋的邀請
- 上帝的衣櫥
- 神人剪影【作者:伊麗莎白·帕特森】
- 多年前的今天
- 首訪澳大利亞(一)
- 首訪澳大利亞(二)
- 不管你是否跟隨我
- 神秘地精確
- 愛之湖
- 承諾
- 神圣游戲【作者:庫瑪】
- 上帝先生
- 不是善人是神人
- 千萬替我保密
- “我把她搬走!”
- 你必須先走第一步
- 迪娜的故事
- 瑜伽師
- 鞋子與花環
- 尋找,你將被找到
- 什么都不要,你將得到一切!
- 誰是圈子成員?
- 大英帝國的死亡令
- 好的壞的都是我的
- 門徒回憶
- 開始的時候(上)
- 開始的時候(下)
- 《神曰》的寫作
- 在石頭上播種
- 受辱–因禍得福
- 緯露與薩若希
- 讓愛成為唯一的祈求
- 第一次達善
- 大師是怎樣工作的
- 美赫巴巴看電影
- 打井與信心
- 特殊的大師
- 母親與女兒
- 愛給巴巴戴花環
- 巴巴與科學家
- 上帝會照看結果
- 服從之禮物
- 當他接管時
- 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 “你難道不信任我?”
- “讓我永遠伴隨你”
- 愛的呼喚不可思議
- 受苦的另一面
- 在神人身邊長大
- 愛之舞【作者:瑪格麗特·克拉思科】
- 第一個命令
- 幽默的一課
- 第一次跳舞奇遇
- 你永遠贏不了
- 巴黎與馬賽
- 違令—梅瑞迪施
- 一個離開巴巴的人
- 第一次印度之行
- 王后,紅衣主教與郡主
- 戲劇方面的事情
- 第二次跳舞奇遇
- 愛麗絲·索·菲舍
- 鬼魂
- 暗夜
- 鏡子
- 圖表
- 昆廷
- 與神共舞
- 納西科的故事
- 在困難條件下訪問
- 向他臣服【作者:羅妲·阿狄·杜巴希】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夢見至愛【作者:瑪妮·伊朗尼】
- 閉關山的燈火
- 修道院地震
- 夢見至愛1
- 神圣門衛
- 美婼減輕我的負擔
- 上帝的朝廷
- 無雙的隊伍
- 雌鹿也做過
- 上帝的衣櫥1
- “我愛你,我的姐妹”
- 娜芙蒂蒂
- 他們在哪兒?
- 呼拉圈
- 發大水
- 巴巴,請別叫醒我
- 勝利的呼聲
- 我的金魚朋友
- 樹洞
- 最后一個訊息
- 巴巴簡關店
- 沉默
- 我的永恒時刻
- 為王后跳舞
- 看不見的禮物
- 真正的珍寶【作者:魯斯特姆·法拉提】
- 祈禱的秘密
- 神圣意志
- 佯裝生氣
- 通過恨來記住
- 婚姻
- 唯有念記重要
- 生活的熱忱
- 靈性健康
- 儀式教規
- 純潔的愛
- 莫忘目標
- 懷著感情念記
- 美赫巴巴之道
- 羯磨與恩典
- 巴巴獨自做工作
- 說真話講策略
- 控制頭腦
- 靈性訓練
- 和諧
- 死亡
- 化工廠之戰
- 巴巴形體的重要性
- 犧牲
- 神愛
- 經濟大師
- 危機即機會
- 神圣淹沒
- 減速器故事
- 強過你的痛苦
- 無限珍寶
- 和寶吉捉迷藏
- 成與敗
- 消滅自我
- 只依賴巴巴
- 平衡業相
- 三類生活
- 自由與奴役
- 蹈火
- 邀請他的恩典
- 想象實在
- 劍師
- 《真正珍寶》第2輯
- 不斷憶念的禮物
- 巴巴知道什么最好
- 真英雄
- 神圣意志與自由意志
- 成為他的
- 這會把你引向神
- 膽敢要巴巴
- 邀巴巴參與你的弱點
- 放下小事
- 幻相勢力
- 放下執著
- 燃燒的心
- 做出努力
- 猴心
- 心靈這般
- 心會長大
- 真正謙卑
- 巴巴要什么
- 超越對錯
- 血之淚
- 只是服從他
- 沖出幻相
- 神醉
- 巴巴說話時
- 怎樣祈禱
- 生發渴望
- 神名的力量
- 神名能轉化
- 《真正珍寶第3輯》
- 真正珍寶的寫作
- 續書的創作
- 美婼的關愛
- 巴巴救了我
- 懶惰的愛者
- 腦心和諧
- 用憶念戰勝嗔恨
- 持續自如的憶念
- 正確的選擇
- 永遠的伴侶
- 真正的祝福
- 真正的恩典
- 準備的程度
- 生發創造“在”
- 重要的是憶念
- 幸運的瘋人
- 假古魯與垃圾桶
- 完人的作為
- 全能的上帝
- 失去的機會
- 完全的交托
- 碾磨過程
- 重要的是取悅他
- 無上真理
- 巴巴的沉默
- 背叛引向神
- 只要放開手
- 公義與仁慈
- 唯一的守諾者
- 當簾幕拉開
- 蔻詩德最后的日子
- 真愛史詩
- 分離之痛
- 藝術與神在
- 讓頭腦安靜
- 祈禱的力量
- 堅定的信心
- 巴巴為世界受難
- 巴巴的禮物
- 應盡的責任
- 事實與真理
- 滿德里讀心靈
- 一切來自巴巴
- 罩著面紗的神
- 非常體驗
- 榮耀主的工具
- 神的禮物【作者:阿娜瓦絲】
- 前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他給予海洋【作者:娜玖·考特沃】
- 前言-
- 父親夢想成真
- 美拉巴德山上的生活
- 巴巴,我們的大爹
- 他的陪伴甘露
- 服從的教訓
- 接受他的意愿
- 守夜—父親的不可能任務
- 我的西方巴巴家庭
- 惟有您是我的神
- 神永不死
- 美婼與至愛團聚
- 內在力量之禮物
- 后記 畢生的撒晤斯
- 努力與恩典【作者:達文·肖】
- 努力與恩典 序言
- 第1章 神圣至愛
- 第2章 美赫巴巴的工程
- 第3章 大師幫助
- 第4章 面紗制造機
- 第5章 溶化面紗
- 第6章 凈化心靈
- 第7章 改變價值
- 第8章 改變焦點
- 第9章 交出一切
- 第10章 表現方式
- 第11章 改變范式
- 第12章 保持靈性流動
- 第13章 殲滅虛妄
- 第14章 重新編程
- 第15章 消除煩惱
- 恩典的雨露
- 他也是可憐的羅亞斯德!
- 巴巴腳前的一束花
- 有幽默色彩的秘密禮物
- 超出了理解的慈悲
- 關心、寬恕與慈悲
- 巴巴的捉迷藏游戲
- 全知遍在的至古者
- “一定是瘋了!”
- 在巴巴的愛里無憂無慮
- “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以某種方式!”
- 重溫耶穌的臨在
- 認出卻又忽視
- 在他的看不見的手中
- 跳起比根舞
- 一個夢與兩只鞋
- 活出眾生一體真理【作者:克雷格·伊恩·拉夫】
- 愛的見證
- 關于穆罕默德瑪司特
- 努力見到我的本來面目
- “做我的活花環”
- “你怎么這么久才來?”
- 全知者美赫巴巴
- “我是愛之洋”
- 神奇的達善
- 革命者成為巴巴愛者
- 巴巴回應了我的祈禱
- 到至愛足前的旅程
- 他給予愛的擁抱
- 一個無神論者的神愛證明
- 蔻詩德的內視
- 用歌聲榮耀主
- 與神的約會
- 遇見美赫巴巴
- 紅心之王
- 收獲他的恩典
- 首次見美赫巴巴
- 愛——心靈的語言
- 巴巴的全知
- 白血球
- 臣服于美赫巴巴
- 平衡與凈化
- 阿瓦塔式巧合
- 輝光
- 娜迪亞·沃琳絲卡的靈性轉化
- 確立對巴巴的愛
- 美赫免費診所
- 美赫學校
- 馬杜蘇丹的故事
- 交談
- 不為什么
- 同喚醒者交談
- 回到中心
- 自我痼疾
- 放大權威
- 滿德里
- 埃瑞奇
- 阿迪
- 帕椎
- 普利得
- 滿德里為何受苦?
- 女門徒的角色
- 寶加入巴巴的故事
- 弟弟佳爾的故事
- 美婼-美赫,美婼-美赫
- 佳露和谷露【作者:嘉娜克】
- 佳露和谷露(1)
- 佳露和谷露(2)
- 佳露和谷露(3)
- 佳露和谷露(4)
- 愛者故事
- 毛拉巴巴之墓
- 在瑞什可什遙見閉關山
- 比利的故事
- 瑜伽,瑜伽師和圣人
- 弟子準備好
- 誰是巴巴愛者?
- 巴巴寇斯若
- 教導的時刻
- 巴巴幫我們改掉惡習
- 戰爭結束了
- 孰能無過
- 埃斯潘迪亞
- 比夫的故事:神圣時機
- 唐娜林的巴巴故事
- 心懷巴巴離世
- 在印度遇見奇異博士
- 保羅·柯瑪的故事
- 從佛陀到美赫巴巴
- 巴巴在中國
- 美赫巴巴訪問上海和南京
- 《語錄》的翻譯與其他
- 美拉巴德日記(一)
- 美拉巴德日記(二)
- 美拉巴德日記(三)
- 巴巴生日快樂!(1894年2月25日)
- 給美婼美赫的詩
- 美拉巴德日記(四)
- 美拉巴德日記(五)
- 美拉巴德日記(六)
- 美拉巴德日記(七)
- 愛者眼睛里的至愛
- 永恒者
- 三摩地的守護者
- “阿瓦塔之寓”之旅
- 巴巴紀念日之旅點滴
- 羅珊
- 美赫就是神
- 巴巴,生日快樂。
- 讀書摘錄
- 朝圣路上的心得
- 阿瓦塔的酒店
- 回憶印度的人和事
- 朝圣分享
- 朝圣隨筆
- admin的美赫巴巴朝圣之旅
- 朝圣初旅
- 朝圣者之聲
- 愛的朝圣
- 愛的朝聖
- 美赫文問答錄
- 海瑟講故事
- 安醫生的故事
- 美赫納施講故事
- 朝圣感觸
- 關于神名“呼”
- 一百零一個神名
- 20年后,我找到了夢中故地
- 為什么過去我一直不敢說自己是美赫巴巴的弟子
- 朝圣美赫巴巴三摩地之后
- 高速路上的生死日志
- 相信,就會看見(上)
- 相信,就會看見(中)
- 相信,就會看見(下)
- 相信,就會看見(后記)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靈性工作者的任務-
- 為自身靈性自由而工作
- 為人類靈性自由而工作
- 靈性認識導向靈性自由
- 怎樣通過直覺服務
- 怎樣通過靈性認識服務
- 通過靈性認識明智地服務